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车窗,我跟着张阿姨第三次来到金山陵园。她摩挲着老伴生前最爱的竹制茶杯,轻声说:“不是要选最贵的,是要选他能‘住得惯’的。”在陵园工作五年,我见过太多像张阿姨这样的家属——手里攥着价格表,眼神却总往樟树林深处飘,那些刻在墓碑上的名字背后,是没说出口的牵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金山陵园的价格,不是冰冷的数字排列,是藏在价格里的“合适”二字。
金山陵园坐落在城市西郊的凤鸣山脚下,从市中心开车四十分钟,公交也能直达。园区顺着山势铺展开,没有刻意堆造的假山,而是保留了原生的樟树林和野菊坡。春天的时候,山桃沿着主干道开成粉雾;秋天,银杏叶落在墓道上,像铺了层金箔。很多第一次来的人都会说:“这里不像陵园,像个公园。”其实这正是金山陵园的设计初衷——让离开的人,还能留在熟悉的“自然”里。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金山陵园的墓型主要分三类。最常见的是传统立碑墓,价格从38000元到120000元不等。价格差异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位置,比如靠近樟树林的“樟荫区”,因为环境清幽,价格会比路边的墓型高1-2万元;二是材质,芝麻白花岗岩的墓碑耐风化,价格稍高;而本地青石的墓碑带着粗粝的纹理,更符合喜欢“接地气”的老人,价格会低一些。然后是生态葬,比如树葬和花葬,价格从8000元到18000元。去年有个小伙子选了桂花树下的树葬,他说妈妈生前是小学老师,最喜欢在教室窗台上养桂花,“以后我来扫墓,不用带香烛,带瓶桂花蜜就行”。还有艺术墓,是为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准备的,比如做成书本形状的墓碑(适合老师)、带小提琴浮雕的(适合音乐人),价格从15000元到250000元,主要看设计和材质的复杂程度。
很多人问:“这个价格里包含什么?”我可以明确说,金山陵园的价格是“包干价”——墓碑刻字(不超过20字)、基础安葬仪式(鲜花环绕、奏哀乐)、20年的管理费(包含园区保洁、绿化养护、墓碑清洁),这些都在价格里。没有额外的“服务费”“仪式费”。去年有个农村来的大叔,攥着凑来的5万元,担心不够支付“额外费用”,我们告诉他,选38000元的立碑墓,剩下的钱还能给老伴买盆她最爱的月季。大叔摸着墓碑上的“妻周秀兰之墓”,红着眼眶笑了:“她一辈子省惯了,这样刚好。”
其实在金山陵园,价格从来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有个“心愿清单”服务——如果老人生前喜欢下棋,可以在墓前留个石制棋盘;如果喜欢听戏,可以装个太阳能小音箱(不影响其他家属)。这些额外的“小设计”,有的不收费,有的只收成本价。上个月,有个姑娘为喜欢画画的爸爸选了艺术墓,我们帮她在墓碑侧面刻了爸爸生前画的小猫,姑娘说:“价格表上没写这个,但这是爸爸的‘标识’。”
昨天遇到张阿姨,她终于选了樟树林里的立碑墓。她蹲在墓前,把老伴的茶杯放在碑前的石台上,轻声说:“这里能闻到樟香,和家里的衣柜一个味儿。”金山陵园的价格表,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给每个家庭的“选择题”——你可以选38000元的“接地气”,也可以选250000元的“有故事”,重要的是,选的是“他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