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佛山总是飘着淡淡的桂香,2016年我跟着做殡葬服务的阿林跑过几趟城郊的陵园,那时候的阳光还没现在烈,陵园的柏油路两旁刚种上小树苗,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倒比市区的喧闹多了点安静。阿林的帆布包里总装着皱巴巴的陵园平面图,边角卷着毛,他说"这两年问价格的人越来越多,得把每个园的情况摸透"。
那时候佛山陵园的价格最明显的是区域差。禅城的福荫园离季华路就十来分钟车程,算得上"市区边的陵园",2016年的传统双穴立碑墓起步价是8万,稍微靠近主干道、位置好点的要到12万;单穴墓更紧俏,5万以下的基本没货,得等三个月。我跟着阿林去的时候,接待室里有对穿深色衣服的中年夫妻,拿着计算器敲得噼啪响,妻子指着价目表说"上次来还是7万5,这才半年就涨了5000",销售坐在对面翻着资料,语气轻得像落在碑上的灰尘:"市区周边就这一块地了,后面还得涨。"而南海的长青园离桂城远些,过了佛山西站还要走段乡道,同样的双穴墓只要6万出头,单穴3万8就能拿下;顺德的祥安园挨着顺德新城,价格卡在中间,6万到10万的选择最多,有次碰到个顺德阿姨,攥着存折说"选个能看见河的位置,我家老头生前爱钓鱼"。
公益性和经营性陵园的价格差更是"天上地下"。2016年佛山的公益性陵园大多只对本地户籍开放,比如高明的吉田陵园,双穴墓才2万2,单穴1万3,但得拿户口本排号——阿林说有次陪高明的陈叔去报名,排了三个小时队,窗口的大姐说"这个月的名额刚满,等下个月再来"。而经营性陵园就没这限制,像南海的长青园除了本地居民,也接待外地来佛山定居的家庭,价格贵些但服务全:有专人定期打扫墓碑,清明会帮忙挂纸,甚至能帮着刻碑文。我见过一位从广州过来的阿姨,盯着长青园的价目表叹气:"我儿子在佛山上班,我们老两口以后想跟着他,这价格比广州便宜一半,算下来值。"
墓型的选择也藏着价格的门道。2016年佛山开始推生态墓,树葬、花葬、草坪葬这些"看不见碑"的墓型,价格比传统墓低了快一半——南海的生态纪念园里,树葬单穴1万5,花葬才8000块,草坪葬更便宜,6000块就能埋在三叶草里。但那时候老人大多接受不了,阿林说有次带个七十岁的老伯看树葬区,老伯摸着小树苗摇头:"连个碑都没有,以后孙子来找我,上哪认?"倒是年轻人愿意试,有次碰到对刚结婚的小夫妻,指着花葬区说"以后我们俩就埋这儿,省得占地方,还能当花肥",阿林在旁边笑:"现在年轻人想得开,可老一辈还得做工作。"
2016年的佛山房地产刚有点升温的苗头,陵园的用地也跟着紧了——阿林说当年福荫园的新墓区比前年小了三分之一,价格比2015年涨了10%。有次在接待室里听两个阿姨聊天,穿蓝布衫的阿姨说"我和老头的退休金加起来每个月六千,攒个三五年够买个中等墓",另一个穿黑裙子的接话:"我儿子说要给我们买生态墓,可我总觉得'没个正经样子'。"阿林后来跟我说,那时候来咨询的人里,一半是提前给父母备着,一半是刚失去亲人的,大家问得最多的不是"最贵的多少钱",而是"有没有性价比高的、以后能常来看看的"。
那天从顺德祥安园出来,夕阳把陵园的围墙染成了橘红色,门口的石狮子脸上沾着点鸟粪,阿林蹲在路边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