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跟着爸妈去炎黄陵园给爷爷扫墓,妈妈蹲在墓碑前用手帕擦碑身的浮灰,擦着擦着突然抬头问我:“上次买墓地的时候,销售说有什么期限?到底能放多久啊?”我愣了一下——这问题我还真没仔细问过,正好旁边有个穿浅蓝制服的陵园工作人员路过,笑着走过来搭话:“大姐,您是问使用期限吧?我给您讲讲清楚。
其实咱们常说的“买墓地”,本质上是“租赁墓地使用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殡葬管理条例》就明确了,经营性公墓的墓穴使用权期限一般是20年一周期。炎黄陵园也是按这个规定来的,但不是说20年之后就得把亲人的骨灰迁走,而是需要家属来“续期”——就像你租了间房子,到期了再交一次租金接着住,道理是一样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会提前半年给家属发通知,要么打电话,要么发短信,怕大家忘了;要是联系不上,还会查当时登记的紧急联系人,尽量不让家属错过续期时间。
我追问了一句:“那续期要花多少钱?会不会比第一次买还贵?”工作人员摆了摆手:“哪能啊。炎黄陵园的续期费用是跟着当年的物价水平定的,而且得报民政部门审核,绝对不会乱涨价。比如现在续20年,也就几千块钱,比买新墓便宜多了。再说了,续期之后,我们的服务也不会断——草坪该修剪还是修剪,墓碑脏了会擦,下雨怕积水会疏通排水沟,这些都是管理费里包含的,不用额外加钱。”妈妈听了点点头:“那还行,要是贵得离谱,我们普通家庭还真扛不住。”
旁边有个常来的老叔叔插了话:“我家老伴儿在这儿快10年了,去年刚续的期。其实我倒觉得,续期不是麻烦,是个‘提醒’——提醒我别忘了她还在这儿,得常来看看。”工作人员接过话:“您说的对。很多人误解‘期限’是‘终点’,其实是‘延续’。要是没有期限,陵园的维护成本根本扛不住,草坪没人修,路没人扫,墓地变得破破烂烂的,反而对不起亲人。炎黄陵园这些年一直做公益追思会,清明的时候组织大家一起折纸鹤,冬至煮姜茶,就是想让家属觉得,这儿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是个能安放思念的地方。”
走的时候,妈妈把爷爷的照片重新摆好,轻声说:“原来不是‘到期’,是‘接着陪’啊。”风里飘着陵园里的桂花香,我看着不远处的工作人员在给一棵小树苗浇水——那是去年有家属种的,现在已经抽了新芽。其实关于“期限”的疑问,说到底是怕“失去”,但炎黄陵园给的答案很暖:只要你愿意续,思念就能一直“住”和草儿、树儿一起,一年一年,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