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说起身后事的安置,很多人会提到京郊昌平的万佛华侨陵园。不是因为它有多“气派”,而是它懂北京人心里那点“念旧”——要给亲人找个能装下回忆的地方,不是冷冰冰的“盒子”,而是有温度的“家”。近两年,万佛的“自选墓”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大家问得最多的,自选墓的价格到底怎么算?

自选墓”的核心,把主动权还给你”。不像成品墓那样“拿现成的款式往上套”,万佛的自选墓更像“一起搭个小院子”:你可以挑园区里的地块——比如张阿姨选了靠近银杏林的,因为老伴生前爱捡银杏叶夹在笔记本里;你可以定面积——小两口选两平米的紧凑款,刚好装下两人的“小日子”;你可以选材质——有人选青灰色花岗岩,因为那是父亲生前喜欢的“老石头”;甚至可以加细节——刻上母亲生前常说的“好好吃饭”,或者做个小浮雕再现她养了十年的猫。

至于价格,其实是“按需计算”的。万佛的自选墓价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地块费”,园区按景观分成“水韵”“秋实”“竹影”等区域,景观越好的地块价格越高——比如靠近中心湖的“水韵区”,每平米比普通区域贵15%左右;第二是“建材费”,花岗岩、汉白玉这些材质价格从每平米几千到几万不等,选常用的花岗岩性价比最高,耐用又不贵;第三是“设计服务费”,刻字、浮雕这类个性化装饰按“工时+材料”算,比如刻一行暖句几百块,做个简单浮雕几千块就能搞定。

我接触过的陈先生印象很深。他给母亲选了“竹影区”的地块——母亲生前在阳台种过一丛竹子。地块费加基础材质和刻字,总价格不到12万,比他预算还少。“我以为自选墓会很贵,没想到和成品墓差不多,但这里有妈妈的竹子,有她常说的‘竹报平安’,比成品墓有意义多了。”陈先生说的时候,手里攥着母亲织的毛线手套,眼睛有点红。

万佛华侨陵园自选墓价格-1

很多人对自选墓有误解:“自选=贵得离谱”。但万佛的自选墓有明确的价格区间:基础款(普通地块+花岗岩+基础刻字)10-15万,和成品墓差不多;中等款(景观地块+稍好材质+简单设计)15-25万;高端款(核心景观+定制材质+复杂设计)25万以上。关键是能根据预算“搭”——预算有限选基础款,预算充裕选定制款,总能找到“值得”的方案。

除了价格,还有些“隐形价值”得算进去。比如万佛的绿化——园区种了银杏、樱花几十种植物,春天樱花开,秋天银杏黄,祭扫像逛公园;比如养护——工人每天打扫,墓碑定期擦,地里的草及时除;比如交通——离市区开车40分钟,有公交直达,孩子周末来也方便。这些“看不见的钱”,其实比价格更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以后每年来的时候,能不能安心”。

在北京的风里,万佛的银杏叶又落了。张阿姨蹲在老伴墓前,把捡来的银杏叶放在碑上,轻声说:“老头子,今年的叶子又黄了。”风把叶子吹起来,落在旁边的竹影里,落在中心湖的水面上。这大概就是自选墓的意义——它让每一个“最后的家”,都藏着一段没说完的故事,都飘着熟悉的温度。而价格,不过是为这份温度买的“船票”,把思念,送到亲人身边。

万佛华侨陵园自选墓价格-2

万佛华侨陵园自选墓价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