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松针香钻进衣领时,我正陪着邻居张阿姨在归山陵园的石阶上慢慢走——她要给去世的老伴周叔选块墓地,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里的周叔穿藏青外套站在水库边,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老周生前爱爬山,要是能选个能看风景的地方就好了。”张阿姨走两步就停下来摸路边的柏树,指尖沾了点青苔。
归山陵园在云台山脚下,山路不算陡,但越往上走视野越开阔。引导员指着山腰的平台说:“阿姨您看那儿,能望见三公里外的水库,是周叔喜欢的吧?”张阿姨眯着眼睛点头,可看到价格牌上的“15800元”时,眉头又皱成了结:“咋比山脚下的贵五千?”引导员解释:“位置是价格的主要因素,山腰朝阳、能看风景的区域,比山脚下背阴处贵3000到5000块;要是选靠近入口的平地区域,不用爬台阶,价格比山腰便宜2000,但视线会被梧桐树挡住点。”张阿姨摸着石阶叹气:“老周肯定要选能看水库的,贵点就贵点吧。”

沿着山腰的小路往立碑区走,路过一片种着小松树的区域,树桩上刻着名字,风一吹,松针落在树桩上。“这是树葬区,”引导员说,“双穴只要8000块,还送一棵小松树,每年清明我们帮着浇水。要是选花葬更便宜,5000块就能拿下,骨灰和花种混在一起,春天能开一片二月兰。”张阿姨蹲下来摸小松树的树干:“这倒环保,可老周总说‘得有块碑,子孙来了能找到’。”引导员笑着指向前方:“那前面是立碑区,您看看材质和刻工。”
立碑区的碑型摆得整整齐齐,有的刻着全家福,有的刻着诗词,最里面的汉白玉碑闪着光。“这款是手工雕的梅兰竹菊,材质是四川汉白玉,双穴,38000块。”引导员介绍。张阿姨吐了吐舌头:“我退休金才3000,哪买得起?”旁边的花岗岩碑吸引了她——碑身只刻了名字和生卒年,底座是简单的长方形。“这款是机器刻的,山东花岗岩,双穴,12000块。”引导员补充,“要是想加刻周叔喜欢的鱼竿,机器刻500,手工刻800。”张阿姨眼睛一下子亮了:“能刻鱼竿?他生前最爱的就是去水库钓鱼!”
往回走时,张阿姨又想起什么似的拽了拽我袖子:“要是我以后走不动了,谁帮着擦碑啊?”引导员赶紧说:“阿姨您放心,我们有维护服务——十年维护加1500,二十年加3000,每年清明前会帮着擦碑、除杂草,有问题打个电话我们就来。”张阿姨掰着手指头算:“12000加1500,再加500刻鱼竿,一共14000?”引导员点头:“对,要是您想选能看水库的位置,山腰靠北那处刚好有空位,价格15000,比山脚下贵3000,但能望见水库。”

张阿姨最后选了那个山腰的花岗岩立碑。她摸着碑身刚刻好的鱼竿,阳光穿过柏树洒在她脸上:“老周,你看,这儿能望见你爱的水库,还有你喜欢的鱼竿,我来的时候不用爬太高,多好。”风里飘来桂花香,她笑出了眼泪。离开时,引导员把一张维护卡塞给她:“阿姨,有事儿您随时找我。”张阿姨攥着卡挥手,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
归山陵园的价格牌上,那些数字从来不是冰冷的——山腰的风景里藏着“老周爱爬山”的牵挂,花岗岩碑上的鱼竿刻着“他喜欢钓鱼”的回忆,维护费里装着“我以后走不动了”的安心。就像张阿姨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