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周边找生态葬,很多人都会想起三河燕郊的灵山宝塔陵园——不是因为它名字响,是因为它把“回家”的感觉,种进了树里。
灵山宝塔陵园的具体地址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寺东侧,坐落在灵山脚下的一片原生林里。北边挨着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春天山上的桃花香能飘进陵园,夏天林子里的蝉鸣比市区的空调声还亲,秋天银杏叶落得满地金黄,冬天侧柏的绿能戳破整季的灰。我第一次去是深秋,风卷着银杏叶打在车窗上,差点以为自己误闯了森林公园——哪有墓地是这样的?明明是进了一片藏着故事的林子。
这里的树葬区才是真的“长在林里”。没有整齐划一的石碑,没有刷着白漆的围栏,就是林子里原有的树:国槐的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侧柏的枝叶铺得像把大伞,银杏的树冠能遮住半片天。家属选位置不是看“区号”“排号”,是摸树的纹路,闻树叶的味道——就像找一件和亲人有关的旧物。邻居张阿姨选的时候,摸着老国槐的树皮哭了:“我家老头子生前总说,老家槐树下读私塾的日子最甜。你看这树皮,和老家那棵一模一样。”工作人员把骨灰盒放进树根浅坑时,她抓了把土撒进去:“老陈,咱回槐树下了。”没有哀乐,只有风穿树叶的响,连眼泪都落得轻。

从北京来这儿真的方便。自驾走京通快速转通燕高速,燕郊出口下沿灵山大街东开5公里,见灵山寺红门右转就到,全程40分钟;坐公交811路到燕郊火车站,打车10分钟,车费20块——比去北京远郊还顺。上周有个小伙子背双肩包来,攥着妈妈写的“要去有树的地方”,站银杏树下挂纸条:“妈,我找到了。”风把纸条吹得晃,他摸着树干笑:“你看这树,比咱家阳台的绿萝高多了。”
其实大家找这个地址,找的不是一串门牌号,是找一个能安放想念的地方。不用对着石碑说话,不用隔着玻璃看骨灰盒,站树下摸树皮,闻树叶香,就像亲人还在——像小时候妈妈在槐树下喊“吃饭”,爸爸在银杏树下教骑车,那些没说够的话,都能对着树讲。
风又吹起来,林子里的铜牌响:“李淑兰”“王建国”“陈秀芬”,都是普普通通的名字,像邻居阿姨,像楼下大爷。它们挂在树枝上,和树叶一起摇,和风一起说,和每一个来探望的人,悄悄讲着没说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