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两周,我帮海淀的Auntie找墓地——她爸突发心梗走得急,没留遗嘱,只跟邻居念叨过“不想埋在楼群里,要能看见山和水”。我在点评软件和殡葬网站翻了一下午,越看越懵:有的页面写“佛山陵园,北京昌平风水宝地”,有的跳出来“佛山陵园,广东佛山西樵山脚下”,甚至还有“佛山陵园苏州分园”的链接。我赶紧给做殡葬的朋友发消息:“佛山陵园全国到底有几个?”朋友秒回:“就一个,北京昌平的,其他都是蹭名或者信息错了。

周末跟着朋友去北京佛山陵园实地看。从西二旗开车过去,走北清路转温南路,40分钟不到。快到的时候,路边的褐色指示牌上“佛山陵园”四个字越来越清晰,顺着指示牌拐进去,先看到京密引水渠的绿道——渠水碧清,岸边的柳树刚抽新芽,风里飘着嫩草香。再往里走,佛山的山形慢慢展开,不高,但轮廓很舒展,像谁把一块绿绒毯轻轻铺在地上。

进了园区,才发现这里跟我想的公墓不一样。墓碑不是整齐划一的“豆腐块”,而是沿着山势错落排开,每块墓前都留了三四平米的小院子——有的种了月季,有的摆了石桌,还有户人家在墓前搭了小竹棚,挂着空鸟笼(擦得锃亮,应该是逝者生前的宝贝)。朋友说,这是北京最早的经营性公墓之一,1988年建的,一直主打“生态化”,不让用大墓碑,鼓励家属种点活物。去年有个客户,他爸生前爱养花鸟,选了这儿的墓,说“这小院子刚好能圆老人的‘花园梦’”。

为什么会有“全国几个”的误解?朋友说,主要是“佛山”俩字闹的。广东佛山是城市,当地有长乐园、西樵山陵园这些公墓,但没有一家叫“佛山陵园”。用户搜的时候,常把“佛山的陵园”和“佛山陵园”搞混——比如想找广东佛山的陵园,搜“佛山陵园”,结果出来北京的;想找北京的,又被中介引到河北的“分园”。还有些小中介,为了引流,故意把不同地方的陵园挂在“佛山陵园”名下,比如廊坊的某个农村公墓,也敢叫“佛山分园”,其实连经营性资质都没有。

佛山陵园全国几个墓地-1

找墓地最怕信息差。朋友说,去年有个客户,本来要找北京佛山陵园,结果被中介带到河北香河的“佛山分园”——到了才发现,所谓的“分园”就是片荒地,墓碑是用水泥砌的,连绿化都没有,最后退钱折腾了仨月。所以一定要做两件事:一是确认名称,问清楚“是不是北京昌平的佛山陵园?”;二是查资质,北京的经营性公墓都在市民政局官网有备案,输入“佛山陵园”,就能看到发证机关是昌平区民政局,地址是阳坊镇——这些信息比中介的“口头保证”靠谱多了。

从园区出来时,碰到一对老夫妻在墓前浇花。老爷爷蹲在地上,用小喷壶给月季浇水,老奶奶拿抹布擦墓碑缝里的土,嘴里念叨:“老周,这花是你最爱的红月季,我每周都来浇。”阳光穿过松林洒下来,风里飘着月季香。朋友说:“找对墓地,就是给逝者留个家,给生者留个念想。”

其实答案很简单:佛山陵园全国就一个,在北京昌平。那些“分园”“分店”,不过是把“佛山”这个地名,和“佛山陵园”这个有温度的名称混了。找墓地这件事,慢一点,细一点——多问一句,多查一下,就能让逝者的最后一程,走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