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邻居张阿姨去天堂公墓那天,风里飘着桂花香。她攥着老伴的照片站在大门口导览图前,手指抖着划过那些标着价格的区域:“三年前我哥来买的时候,才一万二,现在怎么都涨到两万多了?”工作人员赶紧走过来,递了杯温水:“阿姨,先喝口茶,我带您慢慢看。

其实天堂公墓的价格,最直观的差别在位置。靠近入口的“便利区”,墓位就在主干道旁,能看见门口的喷水池,价格从三万起——张阿姨摸了摸那块刻着“福”字的立碑,问:“这个能放两盆菊花不?”工作人员说:“没问题,每块墓前都留了三十公分的平台,放鲜花或者水果都够。”往山上走五分钟到半山腰,那里的墓位能看见远处的稻田,风里飘着稻草香,但要爬二十级台阶,价格降到两万五。张阿姨扶着栏杆喘气:“我腿有风湿,要是选这里,以后清明得让孙子扶着我走,算了。”再往深处走,松树林里的生态葬区最便宜,每个树坑旁立个小铜牌,刻着逝者名字,价格才八千。工作人员说:“这一片的柏树是去年刚种的,明年就能长高,夏天能遮阴凉,而且我们每年会免费修剪枝叶。”

除了位置,墓型和材质的差别也拉得开价格。张阿姨指着一排立碑问:“左边这个怎么比右边贵三千?”工作人员蹲下来摸碑面:“左边是芝麻白花岗岩,密度高,下雨不会渗水印,十年都不会风化;右边是米黄大理石,看着更亮,但得每年打一次蜡,不然会泛黄。”立碑的价格从两万八到六万不等,主要看尺寸——宽八十公分的能刻夫妻两人名字,五十公分的适合单人。还有那种“艺术墓”,做成书本或梅花形状,价格贵一万多,张阿姨摇头:“我老伴是车床工人,一辈子就喜欢实在,花里胡哨的他肯定嫌浪费。”

最让张阿姨放心不下的是“隐形费用”。她拉着工作人员问:“刻字要加钱不?”对方笑着说:“宋体字每个五块,要是想刻行书或家训,每个加十块;陶瓷照片三寸一百五,五寸两百,您有电子版的话,我们免费帮您修亮度。”张阿姨掏出手机翻出老伴的证件照:“这个行不?”“没问题,保证清晰。”还有每年三百块的维护费,包括墓碑清洁、草坪修剪,要是家属没时间祭扫,公墓能代献花,一束菊花二十块,比外面便宜。张阿姨算了算:“我退休金三千,这个费用能承受。”

天堂公墓的价格-1

最后张阿姨选了松树林里的生态葬。她蹲在树坑旁,把老伴的照片轻轻放在泥土上:“老头子,你以前总说想当护林员,现在好了,每天能听见鸟叫。”工作人员帮她把铜牌钉在树旁,阳光穿过松针洒在铜牌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张阿姨摸了摸铜牌上的名字:“就这里吧,八千块,剩下的钱给孙子买个新书包——他上次说想要个带恐龙图案的。”

走出公墓的时候,风里还飘着桂花香。张阿姨回头望了眼松树林,轻声说:“其实选墓不是比谁贵,是看能不能让心里踏实。”我忽然想起她老伴生前总在楼下养鸽子,每天早上吹口哨喂粮,现在那片松树林里,说不定真能听见鸽子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