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温泉墓园,很多老北京人都不陌生——这座藏在西山脚下的公墓,挨着温泉村的温榆河支流,连风里都带着点松柏的清苦气。从三环开车过去40分钟,过了温泉路牌楼,沿着国槐夹道的小路往里走,红漆大门上挂着八十年代的木匾,"温泉墓园"四个金字泛着旧光,倒比新修的豪华公墓多了份烟火气。
墓园里的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两侧的侧柏种了快三十年,枝桠交叠成荫,夏天的太阳只能漏下几点光斑。偶尔有松鼠从树洞里探出头,或者灰喜鹊落在墓碑顶歪着脑袋看你,连空气里都飘着松针的涩味,倒不像想象中那么清冷。来这儿选墓的人大多脚步轻,说话放低声音,好像怕惊扰了这份安静。
其实温泉墓园的价格从来不是"一刀切",最实在的是墓型差异——传统立碑墓分单穴双穴,单穴起步8万左右,双穴贵3到5万;生态墓比如树葬、花坛葬,价格直接打对折,3到5万就能拿下;要是选艺术墓,用进口汉白玉雕着梅兰竹菊,得15万往上,多是讲究仪式感的家庭会选。再就是位置,同一排墓位,靠里的比路口贵2万(安静),挨着银杏林的比柏树林贵1万5(秋天落满金叶子,叫"黄金伴眠"),靠河边的反而便宜点,不是质量问题,是老人怕"潮"的心理作用——其实墓园做了三层防水,从来没淹过。

很多人说温泉墓园贵,但算笔"隐性账"就明白了:管理费每年600块,比市区福田公墓便宜三分之一;免费停车区能停50多辆,祭扫不用找车位;祭扫服务中心代买鲜花才20块,擦墓碑一次收20,比外面花店便宜一半。我朋友去年给父亲选了银杏林的双穴,花了12万,他说站在墓位前,风里飘着银杏香,远处能看见西山轮廓,突然就觉得"爸应该喜欢这儿"。还有个阿姨选树葬,小松树底下埋着老伴骨灰,她说"等树长大,就能替我陪着他了"。
选墓说到底是选"安心"。不用贪贵的,也别图便宜的——先去墓园走一圈,摸摸墓碑石材是不是结实,看看周边有没有吵闹的路口,听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要是站在墓位前,心里突然松了口气,觉得"就是这儿了",那价格数字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给亲人选的不是一块地,是往后岁岁年年的"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