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昌平的墓地,很多人会先想起九里山公墓二区——这片藏在崔村镇燕山余脉里的墓园,背靠九里山的缓坡,面朝京密引水渠的支流,连风掠过的节奏都比市区慢半拍。2025年春,墓园的墓型和价位悄悄做了调整,想为亲人选一方安心之所的家庭,不妨跟着这份“新鲜指南”慢慢看。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位置和环境。九里山公墓二区在昌平区崔村镇昌崔路北侧,从市区开车走京承高速转昌崔路,不到1小时就能到;坐公交的话,314路或昌21路到“崔村”站下车,再走10分钟就进园区了。园区里的树是真密,国槐、侧柏、银杏绕着步道种了一圈又一圈,春季有桃花落在凉亭的石凳上,秋季银杏叶铺成金毯,连墓碑间的缝隙都长着三叶草——这样的环境,连扫墓都像去看一位住在花园里的老人。
再说说2025年的新墓型。园区把墓型分成了三类,每类都贴着不同家庭的心意。第一类是传统立碑墓,用的是汉白玉或深灰色花岗岩,碑身方方正正,碑顶刻着简单的云纹,正面留着刻名字和生平的位置,旁边配着半米高的柏树。这类墓型最合喜欢“稳当”的家庭,比如长辈生前总说“什么花样都不如实在”,选这种就很对味。第二类是艺术创意墓,今年多了不少新造型:有做成翻开的书本的,书页上能刻亲人喜欢的诗句;有做成绽放的玉兰花的,花瓣用磨砂石材雕得像要落下来;还有做成小提琴轮廓的,弦的位置嵌着铜丝——这类墓型适合想给亲人“留个独特记号”的家庭,比如孩子生前爱画画,选个画架造型的墓,比千篇一律的石碑更暖。第三类是生态环保墓,今年园区把树葬区扩大了一倍,每棵松树下留着放骨灰盒的小穴,没有单独的墓碑,只在树牌上刻名字;还有花葬区,骨灰混在花肥里,上面种着亲人喜欢的月季或菊花——这类墓型最省空间,也最符合“入土为安”的老理儿,关键是价格实在。
价位方面,2025年的调整其实挺“贴心”。传统立碑墓的价格在3万到8万之间:靠近园区中心“静思湖”的位置,因为能看到湖水和睡莲,价格会到6万以上;靠里侧的位置,比如在侧柏树林里的,3万到5万就能拿下。艺术墓的价格跨度大一点,5万到12万都有——用进口印度红石材做的“玉兰花墓”要10万出头,普通花岗岩做的“书本墓”大概5万到7万。最划算的是生态墓:树葬1.2万到2万一棵,花葬8000到1.5万一块,而且园区还送三年的绿植养护,不用自己操心浇水剪枝。对了,影响价格的还有“位置细节”——比如离园区入口近的墓,扫墓不用走太远,价格会比里面的贵个5000到1万;材质用汉白玉的,比普通花岗岩贵1万左右,毕竟汉白玉的纹路更细,不会轻易长青苔。

最后想跟大家说点实在的:选墓地不是比价格,是选“让自己安心的地方”。比如有的家庭会选靠近景观区的墓,因为想起亲人时,能想到他“住在有花有湖的地方”;有的家庭选树葬,因为亲人生前爱种树,觉得“变成一棵树”更像他;还有的家庭选传统墓,因为长辈生前总说“要跟老邻居们选一样的”——只要合心意,价格高低都是次要的。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妨挑个晴天去园区走一走:摸摸石碑的温度,闻闻树叶的味道,看看风怎么吹过墓前的小花——你心里的答案,说不定比任何指南都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