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八达岭风里裹着松脂香,从长城南门往西北晃5公里,里炮村西头的林子里藏着片“能长大”的墓园——八达岭人民公墓的树葬区。不是城里常见的碑石阵,是一片让人和树“一起活”的地方:每棵树底下都埋着一个人的故事,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有人隔着岁月跟你轻声说话。

具体找这儿的话,记着“里炮村老槐树”就行。那棵树站在村口两百多年了,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抱,枝桠上缠满红丝带——都是来树葬园的人系的。从老槐树拐进旁边的土路,踩过落着银杏叶的地面,三分钟就能看见林子里的蓝底白字牌:“八达岭人民公墓树葬区”。林子里的树没有“排列整齐”这一说,侧柏挨着国槐,银杏夹在松针树中间,都是北京山里土生土长的品种。你选树的时候,陵园的师傅会蹲下来跟你说:“这棵侧柏耐旱,能活千年;那棵国槐夏天开串花,香得很;银杏秋天落金叶,好看。”选好之后,他们会把名字刻在一块青石板上,嵌在树底下的土里,只露出个边——不是要“标记”,是怕你下次来找不到“自家的树”。

交通其实比想象中方便。坐公交的话,从德胜门搭919快到八达岭镇政府站,下来打个车10块钱,司机师傅一听见“树葬园”就点头:“知道,里炮村西头那片林子。”自驾的话走京藏高速,从八达岭出口出来,跟着“里炮村”的路牌走,过了村卫生室,路边有块写着“树葬区入口”的小牌子,拐进去就是。上周陪楼下张阿姨去看她儿子,她攥着我的胳膊说:“以前怕远,来了才觉得,这里的风都比城里软——树比碑亲,摸着树杆,像摸着我儿子的手。”

北京八达岭人民公墓树葬陵园地址-1

我问过陵园的王师傅,为什么这儿的树葬让人觉得“不一样”。他蹲在树底下给侧柏浇水,说:“不是卖树,是帮人找个‘愿意陪的伴’。”有个姑娘去年选了棵银杏,她妈妈生前最爱的就是秋天捡银杏叶做书签;今年清明来的时候,她抱着树哭,说:“我妈现在变成银杏的一部分了,风一吹,叶子落下来,就是她在摸我的头。”还有位退休的林业工人,临终前特意跟儿女说:“别买碑,给我选棵小侧柏——我种了一辈子树,最后跟树作伴,值了。”王师傅说,每棵树都有“档案”:谁选的,什么时候种的,喜欢浇什么水,他们都会记在本子上。要是家属来不了,师傅们会拍树的照片发过去,说:“你家的树又抽新枝了。”

离开的时候,天上飘起细雪,落在松针上,没声音。林子里没有烧纸的烟味,只有松脂香和远处传来的鸟鸣。路过那棵老槐树,我摸了摸树干上的红丝带——风把丝带吹起来,扫过我的手背,像有人在说“慢走”。八达岭的树葬园不是“终点”,是把一个人的存在,变成了树的呼吸:你来看他的时候,不用鞠躬,不用烧纸,只要蹲下来给树浇杯水,摸一摸树杆上的纹路,说句“我来了”,树就会用叶子沙沙响回应你——那是最温柔的“我也想你”。

北京八达岭人民公墓树葬陵园地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