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西山脚下,有处被青柏与银杏裹着的安栖地——万佛华侨陵园。老北京总说西山是京城的“绿肺”,连绵山脉像层软纱,把城市的喧嚣轻轻滤掉,而万佛陵园就嵌在这软纱的褶皱里,不张扬,却刚好让人能寻到。
要说具体地址,就在海淀区闵庄路中段。从市区出发,沿西四环往北转进闵庄路,沿途会经过香山高尔夫球场的浅褐色围栏,接着是两排开着白色小花的玉兰树——等过了香山南路的交叉口,路边忽然立起块青灰石牌,朱红色的“万佛华侨陵园”字样像被春风吹亮,顺着指示转进去,红漆大门就撞进眼里,门两侧的石狮子温温柔柔地蹲着,没有半点疏离感。
若是依赖导航,直接搜“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最省心。不管走四环、五环还是阜石路,最后都能汇到闵庄路这条“主线”;公交也方便,360路到“闵庄路南口”,下来往西走500米能看见侧门;698路到“香山南路东口”,转个弯就是正门。带老人的话建议打车,从10号线巴沟站出发,20分钟车程,车费30来块,不用挤公交。
万佛陵园的地址妙在“闹中取静”。离市区近,却隔了层西山的绿;挨公路近,却挡了层柏树林的密。进了门,主干道是条银杏大道,春有新叶抽芽,秋有金叶铺地,风一吹,叶子像小扇子似的飘,落在青石板上,也落在祭扫人的脚边。往深处走,小路绕着西山余脉转,左边是红门青瓦的骨灰堂,像老北京的四合院;右边是墓地园区,每块墓碑前都有小盆栽——万年青、多肉,是生者留下的牵挂。
陵园的工作人员说,当年选地址时特意挑了“城市与自然的中间”:“儿女来祭扫,不用开三四个小时车,周末抽半天就能到;坐公交也能来,这样逝者才不会觉得孤单。”我曾碰到位阿姨,抱着白菊沿银杏大道走,嘴里念叨:“你看这树又长高了,去年来的时候叶子还没这么密。”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她理了理,又说:“上次坐公交,司机师傅特意提醒我提前下车,说路口修地铁绕两步好走。”
万佛华侨陵园的地址从不是冰冷的“某条路多少号”。它是闵庄路上的玉兰树,是香山南路的交叉口,是保安师傅的指引,是志愿者的微笑,是风里飘着的柏叶香。它是“能找到”的安心,是“不遥远”的温暖,是生者与逝者之间最温柔的距离。
下次去的话,不妨慢点儿走——看看沿途的玉兰,闻闻柏叶的香,说不定能遇到那只总在门口散步的猫,它会跟着你走两步,再钻进灌木丛,像在说:“跟我来,我知道路。”这样的地址,这样的陵园,大抵就是“安息”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