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炎黄陵园,柏树叶上还凝着晨露,不少人捧着菊花站在碑前。旁边选碑区的石桌旁,张阿姨指尖抚过一块刻着松枝的花岗岩碑,轻声念叨:“老周以前在阳台养了二十多年松树,这个样子他肯定眼熟。”来这儿选碑的人,大多带着这样的心思——不是买一块冰冷的石头,是给心里的思念找个“落脚处”。而炎黄陵园的立碑价格表,其实藏着很多关于“如何安放思念”的细节。
很多人第一次翻价格表,会好奇为什么两块看起来差不多的碑,价格能差出一倍。其实炎黄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石头本身的价”。比如材质,最常用的芝麻白花岗岩,密度高耐风吹雨打,就算过二三十年,碑上的字迹还是清清晰晰的,这种基础款的价格大多在几千块;要是选更稀缺的中国黑花岗岩,或者像凝脂一样的汉白玉,价格就得往上走——汉白玉的纹理温温润润,刻上“慈母恩深”这样的字,总让人想起母亲织毛衣时的手。再比如尺寸,1.2米的立碑适合小家庭,碑身能刻下夫妻两人的名字和简短的悼词;1.5米以上的碑,能容下三代人的名字,适合想把家族脉络连在一起的家庭,价格自然会高一些。还有工艺,有些碑上刻着浮雕的梅兰竹菊,那是刻碑师傅握着刻刀,花三五天时间一笔一笔雕出来的,每道纹路里都藏着手艺人的耐心,这部分工时费,自然也要算进价格里。
炎黄陵园的碑型,大概能分成三类,每类都有明确的价格区间。最受欢迎的是传统立碑,方方正正的造型,碑顶刻着松鹤或者云纹,碑身两侧贴着对联,像老辈人喜欢的“稳当”劲儿,价格从五千多到两万不等——松鹤延年”款,碑顶两只仙鹤展翅,碑身两侧绕着缠枝莲,很多子女会选这个给喜欢传统的父母。然后是艺术碑,造型更灵动,有的像翻开的书,有的像展翅的鸟,甚至能根据亲人的爱好定制——比如有位先生给爱画画的妻子选了块“画册碑”,碑身刻着妻子生前画的向日葵,连碑座都做成了画架的样子,这种定制款的价格从一万五到五万以上,贵的是“把回忆变成具体形状”的心意。还有生态碑,比如草坪碑或者树葬碑,埋在青青草坪下,或者种在桂花树下,碑身小巧得像本书,价格大多在三千到八千之间,适合喜欢“归于自然”的家庭——连刻字都用环保的植物染料,不会污染土壤,就像把亲人的名字“种”进了土里。
选碑的时候,除了看价格标签,还有几个细节要提前问清楚。比如炎黄陵园的立碑服务里,基础刻字是免费的——名字、生卒年、简单的悼词都包含在内,但要是想刻更长的墓志铭,或者用手写的字体(比如亲人生前的字迹),可能要加一点费用,不过工作人员会提前把价目表摆出来,不会有“ hidden cost”。还有后续维护,比如碑身落了灰、刻字淡了怎么办?炎黄陵园有定期的保洁队,每年清明前都会帮着擦碑,要是刻字真的淡了,还能免费补刻一次,这些服务都包含在初始费用里。选碑别光顾着看“贵不贵”,要选“像不像”——爷爷是老教师,选个像翻开书本的艺术碑,比选大金碑更合他的脾性;妈妈爱养月季,选块刻着月季浮雕的传统碑,她见了肯定会“稀罕”。
那天离开炎黄陵园时,碰到刚付完款的李大哥,他抱着一块刻着“爱女小棠之墓”的艺术碑,碑身侧面刻着小棠生前画的猫咪。他摸了摸碑上的猫耳朵说:“价格是比传统碑贵点,但这是小棠的‘家’,得让她住着舒服。”其实炎黄陵园的立碑价格表,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排列——五千块的传统碑,藏着“松鹤延年”的踏实;两万块的艺术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