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风裹着一丝桂香钻进车窗,我抱着朋友托付的白菊,跟着导航往昌平十三陵方向开。她前一天打电话说:“我妈去年在宝云岭种的山茱萸,该结果了吧?麻烦你帮我看看。”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找这个墓园,只模糊记得“在泰陵村附近”。

过了十三陵水库,路面渐渐变成蜿蜒的山路,两边的柿子树挂着满树红灯笼——忽然就看到了路边的青灰色石牌。没有夸张的装饰,就那么安安静静立在路边,刻着“宝云岭墓园”五个鎏金大字,旁边爬着几株常春藤,叶子已经泛着红。这就是入口了?我停下车往路口里望,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路往山上延伸,两旁的银杏叶正落得纷纷扬扬,像下了场金色的雨。

宝云岭的具体地址是昌平区十三陵镇昌赤路38号,但对第一次来的人来说,记地标比记门牌号更管用。自驾的话,从市区走京藏高速到昌平西关出口,转昌赤路往十三陵方向,大概四十分钟就能到;公交可以坐314路,从昌平东关发车到“泰陵村”站下车,往回走五十米就能看到那个青石碑路口。我那天找的时候,还遇到个捧着花的阿姨站在路口挠头:“我记得去年有棵大槐树?”路过的村民笑着指:“阿姨,槐树在里面呢,顺着小路走三分钟就到。”

进了墓园大门才发现,这里的环境比想象中更合“宝云”二字——背靠燕山余脉,前面是片开阔的谷地,种着国槐、银杏和山茱萸,每排墓道之间都有修剪整齐的灌木丛。管理员张叔说,早年间这一带叫“宝云岗”,因为清晨常有云雾绕着山尖,像给山包盖了层软绵的云毯,后来建墓园才改叫“宝云岭”:“你要是赶清晨来,还能看到云飘在岭上,像谁把思念揉成了云。”

北京宝云岭墓园公墓地址-1

其实找宝云岭最不用怕迷路。沿途的村民都熟悉这个地方,哪怕问个在路边摘酸枣的大爷,他都会放下篮子指方向:“往前开,看到泰陵村的大牌坊没?过了牌坊两百米,右手边就是。”墓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虽然不大但够停;坐公交的话,314路末班车是下午六点,别太晚走,不然山里的风裹着松针味,会有点凉。

我顺着墓道找到朋友母亲的墓,果然看到山茱萸结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风里忽然飘来桂香,抬头看,天上的云正慢慢散开,漏下几缕阳光落在白菊上。旁边有个老奶奶蹲在墓前擦墓碑,抬头冲我笑:“姑娘,你也是来看人的?这儿环境好,我家老头子去年来的,说比城里公园还静。”

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眼那方青石碑。它藏在银杏叶里,像个安静的指引——宝云岭的地址从来不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它是昌赤路上结满柿子的树,是泰陵村的大牌坊,是村民嘴里“往前两百米”的温暖提示,是每一个来这儿的人,心里装着的思念。就像朋友说的:“哪怕第一次来,只要想着要见的人,路就不会走错。”

北京宝云岭墓园公墓地址-2

风里的桂香更浓了,后视镜里的青石碑慢慢变小,最后变成银杏叶里的一个小点。而山尖的云,还在慢悠悠飘着,像谁把想念,轻轻放在了这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