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对于很多朝阳本地人来说,“给亲人找归处”总绕不开“近”这个字——不是怕麻烦,是清明早上能多睡半小时,不用天没亮就往远郊赶;是冬至的时候,拎着热乎的饺子,不用在寒风里等公交很久。朝阳陵园刚好接住了这份心意,它藏在朝阳区的半亩方塘边,离东五环就几公里路,开车走京通快速半小时到,公交418路还能直达门口,连家里的老人都说:“这地方好,扫墓不用遭罪。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朝阳陵园的墓位其实像叠起来的糖糕,一层一层对应不同的需求。最基础的经济型墓位,大多在3-8万之间,比如园区北边靠近防护林的传统立碑,面积不大但周正,碑身是简洁的汉白玉,刻着“先考先妣”的字样,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再往上是10-20万的中端款,位置就到了园区的“甜芯儿”——中心花园旁,或者能看见小湖的地方,墓型也更精致,有的带雕花护栏,有的碑身刻着老人生前喜欢的诗句,采菊东篱下”;要是想给亲人更独特的“家”,20万以上的高端墓位就有更多选择了,比如湖边的艺术墓,设计师用石材雕出莲花的形状,旁边种着玉兰,连祭扫的小平台都铺了防滑砖,风吹过来的时候,玉兰花瓣落在碑前,像亲人轻轻拍了拍你的肩。

北京朝阳陵园价格表-1

其实这些价格差,背后藏着“看得见的价值”。比如位置,园区里的“C位”肯定是靠湖的区域——春有杨柳拂水,秋有桂香飘过来,扫墓的时候站在墓前,能听见鸟叫,不像边缘区域挨着马路,有点吵;再比如墓型,艺术墓比传统立碑贵,不是因为石材更贵,是设计师要根据家庭故事做定制,比如有位老人喜欢下棋,设计师就把碑身做成棋盘的样子,刻上他常说的“落子无悔”,这份专属感,是现成的立碑比不了的;还有朝向,坐北朝南的墓位总是先被选走,不是迷信,是北京的冬天风大,朝南的位置能晒到太阳,扫墓的时候不用缩着脖子冻手,这份“暖”,也值点溢价。

说到选墓,其实还有几个小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交通,朝阳陵园虽然离市区近,但最好提前试试自己的路线——比如从家里开车过来要多久,有没有避开早高峰的捷径;要是坐公交,看看末班车是几点,别扫墓晚了没车回家;再比如资质,一定要问陵园要《经营性公墓许可证》,这是合法的“身份证”,没有这个的话,后续可能会有麻烦;还有后续服务,比如陵园有没有免费的停车场,是不是提供轮椅借用,甚至有没有代扫服务——比如疫情期间不能来,陵园能不能帮着摆束花,拍张照片发过来,这些细节虽然不影响价格,但能让你往后十年、二十年都省心。

北京朝阳陵园价格表-2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墓不是“买贵的”,是“买对的”。朝阳陵园的价格表上,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不同的需求——有人要近,有人要美,有人要实惠,但最核心的,是你站在墓位前的那口气:“嗯,这里像他会喜欢的样子。”毕竟,给亲人的最后一份礼物,是“安心”,不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