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那天,我抱着刚买的菊花往怀思堂里走,碰到一位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手里攥着手机站在大门口张望。她看见我,上前轻轻拽了拽我的袖子:“姑娘,你知道这儿买墓地得咋走流程不?我儿子没时间陪我,我自己来问问。”我停下脚步,想起三年前帮家里老人办手续的经历,笑着说:“阿姨,我刚好熟,陪你走两步,慢慢说。

其实第一次来怀思堂的人,最容易犯的“急”就是直接找穴位——我当初也是这样,拉着工作人员就要往园区里冲。后来才知道,先坐下来“聊聊天”很重要。怀思堂的接待室在入口右侧,推开门就是暖黄的灯光,工作人员会先递上一杯温水,再拿出园区平面图:“您是想找采光好的,还是清净点的?家里人多不多?要不要留着以后合葬?”像阿姨这样给老伴选的,工作人员会推荐靠近小林间的“安宁区”,那里每排穴位之间种着矮松,风吹过来有松针的香气;要是想离中心花坛近点,“福泽区”的位置能看到每年春天开的玉兰花,不少人就冲着这点选。线上咨询也方便,官网有“VR看园”功能,躺在床上就能绕着园区转一圈,不确定的地方打个电话,客服会把对应的照片发过来,比我想象中贴心多了。

等选好大概区域,再去现场看具体的位置——这步可不能偷懒。我陪阿姨往“安宁区”走,路上碰到保洁阿姨在擦穴位上的防尘罩,工作人员指着第三个穴位说:“您看,这个位置刚好对着一棵老槐树,夏天不会晒,而且穴位旁边有个小绿植槽,您要是想种点薄荷或者满天星,我们帮您找土。”阿姨蹲下来摸了摸槽边的瓷砖,问:“这槽子会不会漏雨?”工作人员立刻说:“放心,我们做了三层防水,去年下暴雨,这儿都没积水。”选位的时候,别急着看价格标签,不妨多摸摸穴位的边缘(有没有毛刺)、看看周围的环境(是不是方便轮椅通行),怀思堂的工作人员不会催你,反而会提醒:“您要是拿不定主意,改天带家人再来看看,我们给您留三天位置。”

等选好满意的穴位,就该“落定”了——也就是确认信息和签合同。工作人员会拿出一张表格,上面要填逝者的姓名、身份证号,还有家属的联系方式。阿姨掏出老伴的身份证复印件,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一遍:“阿姨,您这儿还差一份亲属关系证明,比如户口本或者结婚证,要是没带,回头微信发过来就行,不用再跑一趟。”合同里的条款也得逐条看清楚,使用年限是20年,到期前会提前半年提醒续费”“每年的维护费是300块,包括清理穴位、修剪绿植”,工作人员会用铅笔在重点条款下画横线,说:“您要是有不懂的,现在问我,签了字我再给您读一遍。”我记得当初我妈怕合同有“坑”,工作人员连说了三遍“有问题随时找我”,直到她点头才罢休。

长城华人怀思堂购买墓地流程-1

签完合同,缴费就简单多了。怀思堂的缴费处就在接待室隔壁,支持微信、支付宝、刷卡,甚至可以刷信用卡。阿姨掏出手机要扫二维码,工作人员笑着说:“阿姨,您要是觉得手机支付麻烦,我们这儿也能现金,不过现金得去财务室换一下,我陪您去。”缴费后,会当场拿到三张纸:正规的增值税发票、盖着红章的合同、一张淡蓝色的“服务卡”。服务卡上有客户经理的名字和电话,工作人员说:“以后不管是下葬要帮忙,还是想给穴位换绿植,直接打这个电话,我们半小时内就到。”

阿姨拿着服务卡,摸着上面的烫金字体,跟我说:“原来买墓地不是像买菜似的,挑挑拣拣就完了,还有这么多贴心的事儿。”我想起去年冬天,怀思堂的客户经理给我发微信:“姐,明天要降温,您要是来祭扫,记得穿厚点,我们给您留了暖手宝。”其实所谓的“流程”,从来不是冰冷的步骤,而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