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陪着奶奶去打听墓地的时候,她攥着旧报纸上的地址念叨:“太子峪陵园到底在哪啊?别到时候找不着门。”其实不止奶奶,身边好多准备买墓地的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太子峪作为北京老牌陵园,位置说偏不偏,但第一次去的人还真容易绕晕。

太子峪陵园藏在北京丰台区的西南角,说具体点,就在西五环南路的外侧,往南过了卢沟桥大约3公里,就能看到路边“太子峪陵园”的蓝色路牌。要是坐公交,乘321路或者983路到太子峪陵园站下车,往西边走两百米,红墙灰瓦的正门就立在那;自驾的话更方便,导航直接搜“太子峪陵园”,跟着提示走就能到,门口的停车场能停个两三百辆车,就是周末或者清明前后得早点去,不然得绕到边上的临时车位。我上次开车去,刚好赶上清明前的周末,十点到的时候停车场已经满了,幸好有工作人员过来引导,没耽误事儿。

进了正门,先别急着往里面钻,左手边那栋米白色的综合服务楼才是“关键站”。楼门口挂着“业务办理中心”的牌子,玻璃上贴着“买墓需带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的提示。推开门,里面的工作人员都穿着浅蓝制服,说话挺亲切:“阿姨,您想选什么样的墓?松园区靠山坡,安静;柏园区近水,空气好。”我陪着奶奶坐下来,工作人员拿出一张陵园地图,把各个墓区的位置标得清清楚楚——原来太子峪的墓区是顺着山势排的,高一点的地方能看见远处的永定河,低一点的地方被绿树围着,倒像个小公园。

说到环境,太子峪是真的让人放心。它背靠西山的余脉,山体不高但走势平缓,像长辈的手轻轻托着;前面望着永定河的支流,虽说现在水量不大,但风吹过来还有点湿润的水汽。陵园里的树长得密,尤其是松园区的老松树,棵棵都有几十年的树龄,枝叶铺得像伞,夏天站在下面都晒不着太阳。听服务中心的大姐说,这儿原来有座明代太子的墓,“太子峪”的名字就是打这儿来的,现在那座墓已经改成了一个小纪念园,里面立着块石碑,刻着“明太子墓遗址”,有时候会有游客过来拍照,倒给陵园添了点文化味儿。

太子峪陵园买墓地在哪-1

其实最让我觉得温暖的,是太子峪的“人气儿”。不是说人多嘈杂,是这儿总有种“活着的温度”。比如服务中心旁边的小亭子里,总有老人坐着聊天,说“我家老头儿在松园区第三排,边上有棵桃树,每年春天开得可艳了”;比如门口的便利店老板,看见我带着奶奶,主动递过来一把椅子:“阿姨坐会儿,我去给你倒杯热水。”还有清明的时候,陵园会组织免费的鲜花换烧纸活动,志愿者捧着百合站在门口,给每个来祭扫的人递一支,说“用鲜花也能表心意,这儿的树怕火”。

太子峪陵园买墓地在哪-2

最后想跟打算去的朋友提个醒:买墓地前最好先打个电话预约——010-63860011,不然赶上人多的时候得排半天队;带老人去的话,记得穿舒服的鞋子,陵园里的路虽然修得平,但逛完整个墓区也得走个把小时;还有,别忘带齐证件,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逝者的死亡证明一样都不能少,不然得跑第二趟。

其实找太子峪的位置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让家人安心的地方。而太子峪的好,恰恰是你站在它门口的那一刻就能感觉到的——风里飘着松针的香气,门口的老槐树晃着枝叶,连工作人员的笑都带着点热乎气儿。就像奶奶说的:“这儿看着就踏实,以后我和你爷爷埋在这儿,也能天天闻着树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