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山陵园坐落在无锡锡山区的惠山余脉里,从市区开车四十分钟就能到。车刚进园区,就能闻到松针的清苦味儿——两边的黑松林种了快三十年,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风一吹就沙沙响,像有人在轻轻拍肩。园区里还有条浅溪,是从惠山流下来的,夏天有蜻蜓点水,冬天结层薄冰,不少家属选墓时会特意找靠近溪流的位置,说“听着水声,像亲人还在耳边说话”。
作为无锡本地口碑不错的陵园,惠灵山的定位很明确:既要保留传统丧葬的仪式感,又要跟上生态环保的趋势。所以这里的墓型从生态葬(树葬、花葬)到传统立碑墓,再到家族合葬墓,覆盖了不同家庭的需求。负责接待的李姐在这儿做了八年,她说最近两年选生态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去年有个95后姑娘,给去世的妈妈选了花葬。姑娘说妈妈生前最爱的就是阳台的月季,现在把妈妈埋在花下,每年春天能陪她看月季开得满枝,比立块冷碑更贴心”。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其实核心影响因素就三个:墓型、位置、材质。最实惠的是生态葬,树葬和花葬的价格基本在1-2万元之间——因为不需要立大型墓碑,仅在葬位旁种一棵树或一片花,既节约土地又符合环保理念。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了树葬,她说“老伴生前爱钓鱼,现在葬在松树下,旁边就是小溪,比挤在高楼里舒服多了”。
传统立碑墓是园区里最常见的类型,价格区间在3-8万元不等。差别主要在位置和材质:靠黑松林“松涛区”的墓位,能听到松风阵阵,价格要6-8万元;靠近园区入口“迎福区”的,交通方便但视野一般,大概3-5万元。材质方面,汉白玉碑比花岗岩贵20%左右,因为汉白玉更细腻,经得住风吹雨打,不少人觉得“给亲人用最好的,才安心”。
再往上就是家族墓,价格基本在10万元以上。福泽区”的三穴家族墓,用的是四川汉白玉,碑身刻了莲花纹,位置在山腰,能俯瞰整个园区的溪流和松林,要15万元左右。选家族墓的大多是三代同堂的家庭,陈大叔去年就定了这儿的家族墓:“父母走得早,我和老伴以后也葬在这儿,逢年过节孩子们烧纸,一家人就能聚齐。”
其实选墓不只是看价格,还有些细节能决定“安心”程度。比如惠灵山的售后服务——老园丁王伯每天六点就来浇花剪枝,他说“树葬区的松树我每半年施一次肥,绝对不让它们枯了”;园区有24小时监控,晚上有保安巡逻,不用担心墓位被破坏。交通也很重要,门口有712路公交直达市区,园区里还有免费停车场,清明高峰也不会堵。
朝向也是很多人关心的点。惠灵山的墓位大多朝南或朝东,符合传统“坐北朝南”的观念。李姐说:“朝东的墓位早上能晒到太阳,老年人讲究‘暖’;朝南的视野好,能看到远处的惠山,不少人觉得‘视野开阔,亲人住着舒服’。”
说到底,选墓选的是一份“有处可念”的安心——让去世的人有个能呼吸到松风、听到溪水的地方,让活着的人有个能坐下来聊聊家常的去处。惠灵山的价格不算市场最低,但胜在环境实、服务细,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儿“给亲人找家”。就像常来扫墓的周阿姨说的:“这儿的风是软的,树是绿的,我每次来都觉得老伴没走,就坐在松树下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