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安园骨灰林,很多北京人都有印象——它藏在昌平崔村的山坳里,从市区开车过去40来分钟,沿途的梧桐叶越飘越密,等看见"长安园"的木牌,连风都裹着松针的清香慢下来。园区不像传统墓园那样压抑,更像个被时光温柔对待的公园:浅绿的草坪铺得整整齐齐,深绿的松林连成一片,偶尔有几只灰喜鹊停在汉白玉碑石上,歪着脑袋看路过的人,倒添了几分生动。
如意区是长安园里"人气款"区域,名字里带着"称心如意"的好意头,刚好坐落在园区中轴线上。站在这里抬眼,能看见远处黛青色的山影;低头,是刚被修剪过的草坪,草叶尖还沾着晨露。工作人员说,这个区域的设计特意留了宽宽的步道,方便家人来祭扫时走动,两旁种的是玉兰树,春天开得满树白花,像给亲人递了一封带着香气的信。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目前如意区的单穴墓位大概在8-12万元,双穴在15-2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不少"实在":20年的管理费用包含在内,不用额外再交;墓位的基础配置是汉白玉碑石,刻字用金漆,连碑座的石材都是选的耐风化的青石板;还有每年两次的草坪维护,清明时的免费鲜花,以及刻字时的设计服务——比如有的客户想把亲人的照片刻在碑上,工作人员会帮忙做旧处理,让照片看起来像老电影里的画面。
上周碰见位来选墓的李阿姨,她攥着老伴的病历本,站在如意区的树荫下。她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墓位说:"我家老周以前是中学老师,最喜欢带学生去爬百望山,说山上的风'有书香味'。昨天我在这里站了半小时,风里真的有松针的味道,跟他说的一样。"她选了个单穴,10万元,说:"价格刚好在我的预算里,关键是这里能让我想起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不是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是站在山顶上笑的样子。"旁边的工作人员悄悄说,像李阿姨这样的客户很多,他们选的不是墓位,是"能装下回忆的地方"。
其实选墓这件事,最忌"急"。园区的老员工跟我说,常有客户一进门就问"最便宜的墓位多少钱",但逛了一圈后,反而选了价格中等的如意区——因为"环境能让人静下来"。他给了个小建议:选墓前先不带预算,绕着园区走三圈,哪个区域让你停下脚步想多站会儿,就重点考虑;然后再问价格,把包含的服务一条一条理清楚,比如管理费用、维护服务、刻字内容,这样才不会买了之后后悔。
长安园的傍晚很美,夕阳把如意区的碑石染成暖金色。我离开时,看见一位年轻人蹲在墓前,把一杯奶茶放在碑石上——杯子上印着"芋泥波波",他轻声说:"妈,我给你买了最喜欢的奶茶,少糖,跟以前一样。"风掠过他的头发,吹得奶茶杯上的塑料膜沙沙响,远处的山影里,归鸟的叫声飘过来。那一刻忽然懂了,如意区的"如意",从来不是价格的高低,是在这里,思念能变成具体的风、具体的香,变成"好像你还在身边"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