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常说,选身后处要“稳”——稳当、踏实,能让活着的人想起时心里不慌。可真到要找的时候,翻遍手机里的公墓信息,最常跳出来的问题还是“天堂公墓还有墓地吗?”上周陪朋友去咨询,才算把这个问题摸透了。
天堂公墓坐落在京北燕山余脉的缓坡上,从市区开车过去四十分钟,沿途能看见成片桃林,春天花开时车窗外像裹了层粉纱。2000年初建成时还是个小园区,如今扩建到两百多亩,成了北京北边有名的规范化公墓。负责接待的王姐在这儿做了十年,她说最近两年每周最少有十几拨人来问“还有没有墓”,“都是听说这儿环境好,或者朋友推荐来的”。
那到底还有没有?王姐翻了翻台账,说目前在售的主要是西麓的“松鹤苑”和北坡的“静园”。松鹤苑是2021年规划的新区域,主打生态葬,每个墓位留了半米间隔种小松树;静园在北坡高处,能看见山下农田,“剩下的名额大概三百多份,上周还有对夫妻订了松鹤苑第三排,旁边有棵老槐树,说是老人生前爱蹲在树下听鸟叫”。她翻出照片,屏幕里青石板路两旁松树抽新芽,倒像个清净的小公园。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天堂公墓?不外乎几个原因。首先是环境——园区有三条银杏道,秋天叶子黄时成了“网红打卡点”,有人抱着奶奶的照片来拍,说“奶奶没拍过艺术照,这儿的景正好”;然后是配套,门口有24小时安保室,里面有微波炉和热水,方便家属热饭;还有专门的追思厅,能放老人的照片、茶具或织了一半的毛衣,“上个月有叔叔把老伴的缝纫机搬来,说她生前爱做衣服,放在这儿能接着做”;最贴心的是服务,清明免费擦墓碑,冬至煮姜茶,“去年冬至下雪,我给阿姨递姜茶,她握着杯子说‘老头就爱喝这个,要是在肯定多喝两杯’”。
选墓地哪有标准答案?王姐见过小伙子选入口位置,说爸爸爱热闹;见过老夫妻选北坡角落,说一辈子爱安静。说到底选的不是石头,是给想念找“落脚点”——想起时能来坐会儿,摸一摸名字,说两句家常,风里飘着桂香,像老人还在。
离开时碰到阿姨擦墓碑,她戴老花镜用湿毛巾擦字,阳光洒在白发上。我打招呼,她笑说:“老头以前要找有树有水的地方,这儿风柔树多,他肯定喜欢。”风里果然有金桂香,清淡得像老人的牵挂。
后来朋友订了松鹤苑老槐树旁的位置,说老人生前爱下棋,选这儿像搬来“老地方”。看着他拿订单的样子,突然懂了:“天堂”不过是活着的人,给想念找个能常来坐坐的地方。而天堂公墓的“还有”,是给这份想念多留了机会——机会不等人,就像老人的牵挂,错过只能留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