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的墓园,很多老上海人会想起静安墓园——那个藏在宝山顾村公园西北侧的园子,门口的香樟树冠盖如伞,进园后是蜿蜒的柏油路,两边种着四季桂和白玉兰,2018年的时候,这里的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桂香,价格却没像后来那样带着“距离感”,成了不少家庭安葬先人的重要选项。

2018年的静安墓园,价格体系像一本“分层的菜单”。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价格大概在8万到15万之间——位置是关键因素,靠近主干道或者中心花坛的墓位,因为祭扫方便、视野好,能卖到12万以上;而靠角落或绿化带边缘的,8万多就能拿下。墓碑的材质也影响价格,比如花岗岩比大理石贵3000到5000块,刻字的工艺如果选烫金,还要再加1000块左右。当时还有一种“家族墓”,能放3到4个骨灰盒,价格在25万到35万之间,选的人不多,但偶尔会有大家庭来问。

生态墓是那年的“性价比黑马”。2018年静安刚推出树葬和花坛葬没多久,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或香樟树下,墓碑做成小铜牌嵌在树旁,价格只要2万5到4万;花坛葬更便宜,1万8到3万就能搞定,而且当时上海市民政局有个生态葬补贴政策,每例能领1000块,等于又减了一笔。我记得那年有个姓张的年轻人,带着父母的骨灰来选墓,直接定了树葬:“我爸妈生前爱养花,埋在树底下,就像还在院子里种着花一样,而且价格比传统墓省一半。”

其实那年选墓的人里,不少人会算一笔“时间账”。2018年上海已经开始推进“殡葬改革”,市区周边的墓园资源越来越紧,静安墓园因为离市区近(从人民广场开车只要40分钟),成了“香饽饽”。有个做房产中介的阿姨跟我说,她2017年看的时候,传统墓还只要7万多,2018年就涨了1万;还有个退休教师,攒了三年钱才凑够10万买了个中心位置的立碑墓,说“再等下去怕是要更贵”。

静安墓园价格2018-1

现在回头看2018年的静安墓园,像个“时间胶囊”——那年的桂香还飘在风里,那年的价格还没被后来的“墓园热”推着往上走,那年选墓的人里,有人为了省钱选生态墓,有人为了传统选立碑墓,有人对着墓碑上的刻字擦了又擦,有人在树葬区的银杏树下放了束白菊。这些细节拼起来,就是2018年静安墓园最真实的模样——不是一串冰冷的价格数字,而是一个个家庭关于“告别”的选择。

静安墓园价格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