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陵园,很多人都会问起中华永久陵园的具体位置——毕竟为亲人选一处安息之所,“找得到、走得顺”是最基础的安心。中华永久陵园坐落在密云区穆家峪镇,刚好在101国道旁,从市区出发不算远,却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像藏在燕山脚下的一处“静土”。
自驾的朋友走京承高速很方便,在16号出口(密云城区)下来后,沿着密关路向东开10公里左右,就能看到路边醒目的陵园指示牌——蓝底白字的牌子立在绿树间,跟着走就不会迷路。如果没开车,坐公共交通也能到:先乘980路快车到密云汽车站,再转密50路公交,直接就能到陵园门口,全程大概一个半小时,不算麻烦。其实算下来,不管是自驾还是公交,路线都不绕,就算是第一次来的人,跟着导航或指示牌也能顺利找到。
中华永久陵园的位置不光好找,选址还藏着“自然的巧思”。它背靠燕山余脉的缓坡,坡度不陡,刚好能挡住西北的寒风;前面是潮白河的一条支流,水流清浅,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形成“背山面水”的格局。园区里的绿化是真的用心——入口处两排松柏笔挺,像守着门的“老邻居”;往里走是成片的银杏林,秋天满树金黄,叶子落下来铺在草坪上,踩上去软软的;还有玉兰树和海棠树,春天开得热热闹闹,连风里都带着花的甜香。这样的环境,不像传统陵园那样让人觉得压抑,倒像一处能慢慢散步、静静和亲人说说话的地方。
除了位置和环境,陵园的“实用性”也很让人安心。接待中心就在入口左手边,玻璃门擦得透亮,工作人员会笑着迎上来,不管是问选位、碑文设计还是安葬流程,都能说得明明白白。园区里的路修得很平整,轮椅和婴儿车都能推得动;每个区域都有清晰的标识牌,不用担心找不到亲人的位置。还有生态葬区,在园区东边的小山坡上,种着一排小松树,每棵树下都有个小小的石碑,刻着逝者的名字——用可降解的骨灰盒,让生命慢慢融入土壤,最后变成树的养分,连墓碑都和树一起长大,特别符合现在“生命延续”的理念。
其实找陵园的地址,从来不是找一个冷冰冰的门牌号。它是自驾时看到指示牌的踏实,是公交直达门口的方便,是站在园区里闻到草木香的放松,更是知道亲人在这里能被好好照顾的放心。中华永久陵园的位置刚好——不远不近,不偏不挤,连风的温度都刚好。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地址”,而是一处能让亲人安心、让自己放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