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总带着点温柔的厚重,街头银杏叶飘成金雨时,不少人会想起关于“归处”的话题。近些年,越来越多北京家庭选择树葬——不是冰冷墓碑,而是让亲人以树的形态继续生长。在朝阳区东五环外的豆各庄乡,就有这么一处“生命树园”,把死亡变成了另一种“生长”。

说起具体地址,它在豆各庄路1号院北侧。顺着豆各庄路往乡卫生院走,过了卖水果的便民摊,就能看见一排白杨树,树后藏着木质入口牌,刻着“生命树园”四个楷体字。陵园北边挨着京城梨园,春天能闻隔街梨花香;南边是生态林,夏天有布谷鸟叫钻过树叶缝。不像传统陵园的石牌坊,这里入口更像小区花园门,门柱缠着常春藤,风一吹藤叶晃,像在打招呼。

北京朝阳陵园树葬陵园地址-1

进了门往西走是树葬区,分梅、兰、竹、菊四园——梅园红梅、兰园玉兰、竹园早园竹、菊园银杏。去年冬天陪邻居张阿姨选树,她老伴儿是美术老师,最爱颐和园玉兰,直接选了兰园玉兰树。选树那天,张阿姨摸着树干说:“老周,这树杆儿跟你上课坐姿一样直。”树坑里放淡青色陶瓷罐,装着骨灰,张阿姨撒了把家里阳台的土——老周生前每天浇一遍的土。填完土,她蹲下来浇第一桶水,水渗进土里时,她笑了:“你看,土吃水了,跟你浇花一样。”

树葬区小路是碎石铺的,踩上去沙沙响,路边二月兰春天开紫花,像撒了星星。每棵树挂铜色小牌,刻着“先夫周XX之树”“爱女陈XX永生”,有的加了短话——“妈妈的糖炒栗子最甜”“爷爷的风筝还在天上”,像树的“身份证”,告诉路人:这棵树里住着爱生活的人。

北京朝阳陵园树葬陵园地址-2

交通也方便,公交坐411路、535路到“豆各庄乡政府”站,走5分钟见白杨树就到;地铁7号线黄厂站,骑共享单车10分钟,沿途能看农田向日葵;开车导航“北京朝阳生命树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办公区在入口左手边小房子,工作人员穿蓝布衫,解答选树流程、费用都很亲切。

上周末再去,碰到张阿姨给玉兰树浇水。她穿藏青外套,拿不锈钢杯装温水,摸着刚发芽的嫩枝笑:“老周,明天要开花了,你肯定要拍一百张照片。”风一吹芽儿晃,像在回应。旁边树杈挂着蝴蝶风筝,是孙子给爷爷留的——那些牌子、风筝,都是没说出口的想念。

其实树葬哪里是“葬”?不过是让亲人换种方式“活着”:春天看玉兰开,夏天在银杏下乘凉,秋天捡红梅瓣,冬天看竹上雪。就像张阿姨说的:“以前怕想他,现在不用怕——坐公交就能见,他在树里,风一吹就是他在说话。”北京冬天冷,但这处陵园的树是暖的,每棵树都藏着故事,藏着“我想你”的碎碎念。它不是终点,是重逢的起点——树在,想念就有地方放,爱就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