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地铁八宝山站A口外的梧桐树底下已经聚了不少人。有人抱着用旧报纸裹好的菊花,花瓣从缝隙里漏出几缕鹅黄;有人提着母亲织的蓝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苹果和桃酥;司机师傅戴着绣着"便民服务"的红袖章,正拿着名单核对预约信息——这是八宝山人民公墓专为祭扫群众开通的便民班车。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凑过去问:"师傅,这班车真能直接到公墓东门?""对嘞,全程15分钟,不用转车。"司机师傅笑着点头,手里的名单翻到最后一页,还夹着张手写的便签:"张阿姨,糖尿病,记得留前排座位。
清晨六点半的风里还裹着点凉,地铁八宝山站A口外的梧桐树底下,已经聚了七八个人——有人抱着用旧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白菊花,花瓣从缝隙里漏出来几缕;有人提着母亲织的蓝布袋子,里面装着苹果和桃酥,是给父亲带的;还有个穿藏青色外套的老人,正凑着手机屏幕看短信,反复确认"班车点是不是这儿"。穿红袖章的司机师傅举着个小喇叭喊:"公墓班车要发车了,预约了的师傅阿姨往前站啊!"
这就是八宝山人民公墓为祭扫群众开的便民班车。我去年清明坐过一次,司机师傅姓王,说话带着点京片子的热乎劲儿:"咱这班车是真便民,从地铁口直接到公墓东门,不用绕路,也不用挤公交。"后来跟他聊才知道,班车是从2019年开始运营的,主要针对祭扫高峰时段——比如清明、冬至,还有周末的上午。具体时间是早上六点半到下午四点,每半小时一班,线路就一条:地铁八宝山站A口→八宝山人民公墓东门,全程也就15分钟。不过要提醒一句,得提前一天预约,打公墓的服务电话88259666就行,尤其是清明那几天,没预约可能真坐不上。
其实除了班车,还有几种方式也挺方便。比如地铁,1号线八宝山站出来,往南走200米有个免费接驳车点,或者骑共享单车,沿着鲁谷东街一直往西,也就两公里,路边有明显的"八宝山公墓"指示牌。要是坐公交,76路、941路、337路都到"八宝山公墓站",下车过个马路就是东门。自驾的话,公墓里有停车场,但高峰时段可能要排队,建议停在地铁口附近的商场停车场,再坐班车或者接驳车进去——毕竟祭扫的路,慢一点也没关系,堵在门口反而着急。
说到着急,想起去年遇到的一位阿姨。她第一次去祭扫,没预约班车,坐公交又坐反了方向,等找到公墓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眼角都急红了:"我就想赶在九点前给老伴儿摆上他爱吃的枣糕。"好在门口的工作人员帮她叫了辆内部接驳车,才算没误了心意。所以呀,不管选哪种交通方式,提前查好路线很重要——比如用地图APP搜"八宝山人民公墓",会有实时路况和步行指引;要是不确定,就打公墓的电话问,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说清楚。
其实祭扫这件事,从来不是"必须要走哪条路",而是"想把心意顺顺利利送到"。八宝山人民公墓的班车,还有那些接驳车、指引牌,都是为了让这份心意少一点波折。记得那天坐班车回来,司机师傅笑着说:"昨天有个小伙子,坐我们班车去看爷爷,还带了盒糖给我——说爷爷以前总给他买这种水果糖,现在想分给帮过他的人。"你看,温暖从来都是双向的:有人想着怎么让你更方便,你也想着把这份方便变成更多的温柔。
最后想说,不管你是坐班车、坐地铁,还是自驾,去祭扫的时候别忘了带一杯温水——清晨的风凉,喝一口暖;别忘了带一张纸巾——万一擦眼泪,手边有;更别忘了,你要见的那个人,其实一直都在你心里,不管走多远的路,只要你去,他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