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我陪着妈妈去看墓地。北京东边的陵园跑了好几个,要么是园区太商业化,导购员跟着屁股后面催;要么是位置太偏,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直到朋友推荐了潮白陵园,我们坐免费的选墓专车过去,车刚进大门,就闻到一阵槐花香——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伸得老长,像在招呼老朋友。
潮白陵园在通州和燕郊的交界处,紧挨着潮白河,开车从国贸过来只要40分钟,坐地铁到潞城站再转公交,也才1个小时,交通比我们之前看的几个陵园方便多了。更让我们意外的是价格——之前看的一个花岗岩立碑墓,位置差不多要8万多,潮白的同款墓型只要6万出头,而且刻字、安装都是免费的。妈妈算了笔账,光这两项就省了小三千。
园区里的墓型挺丰富,每一种都藏着不同的心意。比如树葬,价格大概3万起,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地面上种一棵侧柏或国槐,树旁边有个小花坛能放亲人的遗物。碰到的一位阿姨选了树葬,说老伴生前爱养花,现在树底下能放他的老花镜和茶壶,每年来的时候,坐在树底下跟他说说话,比立碑更贴心,价格还便宜一半。传统立碑的话,材质不同价格也有差异:汉白玉的大概10万起,质感温润适合看重传承的家庭;花岗岩的5万起,结实耐用,像妈妈说的“能放一辈子”。还有生态葬里的花坛葬,价格只要1万多,把骨灰埋在花坛下,每年春天能看到鲜花绽放,很适合喜欢自然的年轻人。
很多人担心价格虚高,其实我们比较了周边三个陵园,潮白的价格大概低10%-15%,因为园区不搞过度包装。没有豪华大门和昂贵雕塑,把钱花在实在的服务上:免费的选墓专车随叫随到,导购员会陪你逛遍园区,讲门口老槐树是建园时就有的,讲潮白河边的小花坛是去年刚种的;售后更贴心,每年免费打扫墓地,清明有接送车从地铁口直达园区;细节上也不抠门,墓碑刻字免费、骨灰盒前三年免费存放、管理费每年只收几十块,这些都替家庭省了不少心。
离开的时候夕阳染橘了天空,槐花落进手心。妈妈摸着老槐树的纹路说:“这里挺好的,价格不贵,风里有槐花香,河边上能看水,服务也不催着你买。等我老了,就选这里跟你爸一起,坐在树底下说说话,像以前在家的院子里一样。”风掠过树梢,我突然懂了,选墓地不是“买一块地”,是给亲人找一个“永远的家”。潮白陵园的价格,对应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份“不贵却够暖”的陪伴——像老槐树的阴凉,像潮白河的流水,像每年都会开的槐花,安安静静,却一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