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李奶奶抱着刚从菜市场挑的新鲜百合,站在安定门公交枢纽的“静安墓园班车”指示牌下——这是她坚持三年的习惯,每月十五要去看儿子。旁边小凳子上坐着同样抱花的陈先生,两人点头打个招呼,都是这条线的老熟人:“今儿车没晚吧?”“王师傅的车,从来准点。

安定门是静安墓园班车的主始发站,也是市区最便捷的上车点。淡蓝色中巴车每天清晨8点准时停靠枢纽出口,车身上“静安墓园专线”的白字有些旧了,是去年清明重新贴的。班车路线像串起生活碎片的线:从安定门出发沿安定门外大街向北,掠过地坛公园门口卖糖葫芦的摊子,路过安贞桥边飘咖啡香的写字楼,约15分钟后到崔各庄乡政府临时站——这是朝阳区家属常上下车的地方,不少人攥着叠得整齐的纸钱,眼角还带着红。

“师傅,明儿加不加车?”上周六清明前,刚上车的周女士问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擦着方向盘笑:“明儿早7点就有头班车,怕你们赶不上——去年清明我拉三趟,最后一趟下午2点还满员。”班车时间有规律:平时每日两班(早8点、午12点),清明、冬至等节日加开早7点和晚16点班次。王师傅总提醒乘客:“提前10分钟到,尤其节假日,人多容易满员。”他座位旁总放着盒创可贴——曾有阿姨下车踩空扭脚,从那以后就备上了。

若赶不上班车,也有其他选择:坐地铁15号线到崔各庄站,出站口便民车10元一位,10分钟到墓园;自驾走京承高速从黄港出口出,顺黄路往东就是,沿途能看见成片松柏。但李奶奶仍爱坐班车:“慢点儿好,能想想儿子小时候——他以前总抢我糖葫芦,说‘奶奶吃甜的,我吃酸的’。”

北京静安墓园班车路线-1

车厢里很安静,陈先生翻开笔记本,上面写着给父亲的话:“爸,上周带孙子去故宫,他说要当宇航员,跟您以前想的一样。”广播里传来温柔提示:“下一站,静安墓园,请准备下车。”李奶奶摸着腿上的百合,望着窗外越来越近的松柏——这条路她走了无数次,每一寸都刻着回忆:春天的柳絮、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银杏叶、冬天的雪。班车的轮子稳稳转着,把市区的烟火气,送到墓园的松柏间。

风掀起李奶奶的衣角,她望着门口“静安墓园”的石碑,嘴角浮起淡笑。旁边的工作人员接过她的百合,轻声说:“李姨,您又来啦?里面的桂树开花了,跟去年一样香。”她点头,踩着青石板往里走,身后是刚下车的人群,有人抱着花,有人拎着祭品,每一步都很慢,每一步都带着温度——无论是班车的慢时光,还是自驾的便捷,终点都是那片藏着牵挂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