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京藏高速往北,过了居庸关的雄关漫道,再拐个弯就能看见八达岭人民公墓的入口——朱红色门柱挂着铜制门牌,旁边几棵国槐的枝叶在风里沙沙响,倒没有想象中那么肃穆。很多人来这儿选墓地,先被“八达岭”三个字勾了魂:背靠长城余脉,周围是燕山山林的层层叠翠,春天野桃花漫山遍野,秋天银杏叶铺成金毯,连风里都裹着松针的清苦味,像给亲人找了个能“守着风景”的家。
大家最关心的价格,从来不是一张写死的清单。第一个要选的是墓型——现在生态墓成了香饽饽,青石板铺成的卧碑旁种着小油松,占地面积不大,看着清清爽爽。这种生态墓价格在5万到15万之间,差别主要在位置:靠路边或小花园的,因方便扫墓会贵一点;后排林间区域安静,价格更亲民。传统立碑墓就不同了,有主碑和供桌的款式,起步价12万,材质好或位置佳的能到30万以上。我见过一户人家选的汉白玉立碑,碑身刻着莲花纹,嵌着亲人照片,阳光一照泛着温润光,工作人员说单石材成本就比普通花岗岩贵三成。
除了墓型,位置和材质是另两个“价格调节器”。墓区里“松涛苑”紧挨着松树林,风一吹松涛阵阵,很多人觉得“有灵气”,这里的墓位比其他区域贵2到3万;靠近平台的位置方便停留,价格也会高些。材质方面,浅灰“芝麻白”花岗岩便宜,深灰“中国黑”贵,汉白玉或大理石更甚。有次碰到位阿姨要给老伴选“最结实的石头”,工作人员递来样品:“汉白玉密度高不易风化,十年后碑面还亮;花岗岩也不错,就是颜色深点。”阿姨摸了摸汉白玉,说:“就这个,老伴生前爱干净。”
买墓地不能只盯价格,“隐形因素”得记牢。首先看资质——八达岭人民公墓是民政局批准的合法公墓,有正规土地证和经营许可证,别贪便宜买非法墓区;再看售后,墓区定期清理杂草、修补碑面,清明还有志愿者擦碑,这些服务虽不写在价目里,却能省很多心。预算规划也重要:在意环境就选景观区,预算有限选生态墓加普通花岗岩,一样能布置温馨。
上周陪朋友选墓,她站在松涛苑路口望着长城烽火台,轻声说:“爷爷生前总说想爬长城,现在天天能看着。”风掀起她的头发,声音里没有哭腔,倒像在和爷爷聊天。其实选墓地哪里是选石头?是选个能“延续思念”的地方——价格是数字,可背后的风、树、能看见长城的窗口,才是让人心安的温度。要是打算去看看,不妨选个晴天,沿着墓区小路走一走,闻闻松针味,看看远处的山,或许你会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里“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