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逝者找个安身之处,从来不是简单的“买块地”。不少人第一次走进归山陵园,开口问的第一句话都是“这里的墓位大概多少钱”——可真等你沿着陵园的柏油路走一圈,摸过松树下的石碑,听过风穿过槐树林的声音,才会明白:归山的价格表里,藏的是“自然的分量”和“心意的尺寸”。
归山陵园在济南历城区的泰山余脉下,从市区开车过去不过四十分钟,却像闯进了另一个世界:背靠的小山丘上全是合抱粗的松树,枝桠织成绿网,漏下的阳光在地上跳碎金;前面的水库映着蓝天,风一吹就皱成千万片小镜子;连陵园里的路都是用青石板铺的,缝隙里长着三叶草,踩上去软软的,倒不像传统陵园那样压抑。有位来选墓的叔叔说:“我爸生前爱钓鱼,以前总去水库边蹲一下午,现在选这儿,倒像他还在水库边守着鱼竿,没走。”这样的自然环境,不是随便哪座陵园都有的——而“离自然近一点”,本来就是归山价格的“底色”。
说到具体的价格,归山的价目表其实挺“实在”。最受欢迎的是传统立碑墓,普通的花岗岩立碑,刻着逝者的名字和简单的家训,大概3到5万元;如果想要材质好一点的汉白玉,石碑摸起来像玉一样温凉,价格会到6到8万元。还有年轻人喜欢的生态墓——比如草坪葬,石碑嵌在绿油油的草坪里,旁边种一棵小松树,风一吹松针沙沙响,像逝者在跟你说话,这样的墓位只要1到3万元。至于家族墓,面积大一点,能放下祖孙三代的名字,价格会到10万元以上,但选的人不多——毕竟大多数人想要的,还是“小小的、暖暖的”一个角落。
为什么同样是墓位,价格差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位置好的,比如靠近主路、能看见水库的,会比后排的贵一点;材质好的,比如汉白玉比花岗岩更细腻、更耐用,价格自然高;而生态墓因为占地小,又符合环保理念,所以更便宜。但归山的工作人员从不会“推销贵的”,反而会问你:“老人生前喜欢安静吗?喜欢的话选后排的生态墓,晚上能听见虫鸣;喜欢热闹的话选靠近广场的立碑,清明的时候有人来放风筝,倒像老人还在看孩子玩。”
更让人安心的是,归山的价格“明明白白”——价目表就挂在大厅的墙上,没有隐形消费,也不会坐地起价。而且陵园的服务很贴心:每年清明,工作人员会免费给每个墓位送一束白菊花;腿脚不好的家属,能借到轮椅;甚至有家属出差没法回来祭扫,工作人员会帮忙拍段视频,给墓碑擦得锃亮,摆上家属寄来的桂花糕。有位阿姨说:“我妈走的时候,我选了个2万多的草坪墓,现在每次来,看见小松树长高了一点,石碑上没有灰尘,就觉得我妈在这儿,比我想象中还舒服。”
其实说到底,选墓位从来不是“选贵的”,而是“选对的”。归山陵园的价格表,不过是把“自然的好”“材质的好”“服务的好”明明白白写出来——而我们要选的,是那个“让逝者待着安心,让生者想起时,心里没有遗憾”的地方。就像归山门口的对联写的:“山归心处,水寄情长”——给逝者找的,从来不是一块地,是一份“永远的牵挂”,是生者心里,最暖的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