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清明前后,北京西北郊的八达岭脚下,风里裹着点刚抽芽的杨树叶的清苦,不少人攥着裹好的菊花,往八达岭人民公墓的方向走。作为北京最早建成的公墓之一,这里埋着太多人的牵挂——可能是从小带自己的奶奶,可能是去年刚走的老父亲,也可能是许久没见的老友。可现在去看他们,得先做一件事:预约。不是为了添麻烦,是为了让每一次重逢都更有序、更安心。

最常用的预约方式是微信公众号。打开“八达岭人民公墓”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祭扫服务”里点“预约入口”,选好日期和时段——早8点到10点是热门时段,想避开人群可以选下午2点到4点。填好祭扫人姓名、身份证号,确认随行人数(最多3人),提交后会收到带预约码的短信,记得保存好。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要么打服务电话69123456找工作人员帮忙预约,要么直接去公墓门口的服务中心,那里有专人指导填信息。

预约好也得留意细节。高峰时段比如清明前一周的周末、冬至当天,最好提前3-5天约,不然热门时段容易满;要是临时有事去不了,得在预约日期前一天通过公众号取消,不然系统会记一次“爽约”,下次再预约可能要等几天。还有,每个预约只能用一次,同一天想再去得重新填——不过一般用不上,毕竟祭扫大多是一次性的。

到了公墓现场,流程倒顺。门口有“预约核验区”,出示手机里的预约码和身份证,工作人员核对一下就放行了。里面的路牌很清楚,每排墓区都有编号,实在找不到就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会笑着指方向,或者直接带你过去。祭扫的时候得守规矩:别烧冥币、别放鞭炮,带束鲜花就行——公墓门口小超市有10块钱一束的菊花,新鲜得很,图个方便。要是逝者生前喜欢百合、康乃馨,带过去也成,心意比什么都重要。

八达岭人民公墓预约-1

其实回头想,预约这事儿哪是限制啊?分明是给牵挂留了份“从容”。以前没预约时,清明当天门口排几公里队,太阳晒得人慌,心里急得慌,哪还有心情跟亲人好好说话?现在提前约好,到了就能进,找个阴凉地儿坐下来,擦擦墓碑上的灰,跟他聊聊最近的事儿:“妈,我涨工资了”“爸,您种的月季开了”……风里飘着青草香,连说话声都轻了,好像逝者真能听见。所谓思念,本就该这样——慢慢的,好好的,像从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