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松针的香气掠过指尖,我站在长青园的入口处,望着沿坡而上的柏油路两旁,银杏叶正染着浅黄——这是北京朝阳区东五环外的一片“生命后花园”,也是很多人关于“最后的牵挂”的落点。作为北京市民政局直属的陵园,长青园的名字里藏着“松柏长青”的祝愿,而它的价格体系,也像园里的植被一样,有着层次分明的温度。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其实先得聊聊这里的葬式——不同的生命告别方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费用区间。最受欢迎的是树葬,毕竟“入土为安”的传统里,多了几分与自然共生的温柔。长青园的树葬主要分布在“松柏林区”和“银杏林区”,一棵油松或银杏树下,会有一块刻着名字的小铜牌,连带着骨灰盒的安葬位,价格大概在2万到5万元之间。如果亲人更爱花,花葬区的选择也不少,二月兰、玉簪花围绕的穴位,价格和树葬差不多,只是多了些花期里的热闹。

再说说传统立碑,这是很多家庭的“常规选项”。长青园的立碑区多在园区的中上坡位置,视野开阔,能望见远处的防护林。碑的材质有汉白玉、花岗岩两种,简单的单穴立碑价格大概8万元起,双穴的话加2到3万;如果想要雕刻更细致的花纹,或者位置靠近主路、有观景视野的,价格会到12万甚至15万。还有一种“骨灰林”,是把骨灰放在定制的陶瓮里,埋在两棵树之间的土坑里,没有立碑,只有一块小小的石牌,价格反而更亲民,大概1.8万到3万元就能办妥——适合喜欢“悄悄融入自然”的家庭。
其实价格背后,藏着很多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位置,靠近园区主路的穴位,因为祭祀时方便走,价格会比角落的贵1到2万;比如碑的大小,超过1米的宽碑,要额外加钱;还有陵园的服务——长青园的工作人员会定期给树葬区浇水、给花葬区锄草,每年清明前还会免费给立碑擦一遍灰,这些“隐形服务”其实也算在价格里了。我碰到过一位来给母亲扫墓的阿姨,她选了松柏林区的树葬,说“每年来的时候,看松树长高一点,就像母亲还在跟着我一起变老”——原来选对了,价格就不是数字,而是“值得”的证明。
最后想提醒一句,选墓的时候别急着问价格,先绕着园区走一圈:看看树长得密不密,有没有积水的地方,祭祀的通道宽不宽。长青园的接待中心有免费的讲解,工作人员会带着你看不同的区域,还会帮你算“总价”——比如树葬的费用里,已经包含了20年的管理费,不用额外再付。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里的价格不是“贵不贵”,而是“能不能给亲人一个舒服的地方”——就像园里的那句标语写的:“让每一棵草,都记得你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