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李阿姨把父亲的骨灰安放在景仰园的银杏林里。那天风很轻,银杏叶刚转黄,父亲的碑前摆着他最爱的茉莉花。今年春天,她收到园区的费用通知时,盯着“绿化维护费”“管理费”这几个词看了好久——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她光顾着看墓位价格,没仔细问后续要花多少钱。

其实像李阿姨这样的家属不少。景仰园作为北京知名的生态骨灰林,大部分人第一次来,注意力都放在“这片林子里的树是不是够密”“碑的样式是不是合心意”上,很少有人一开始就问“十年后要交多少管理费”。但后续价格,恰恰是一份“长期的思念账单”,藏在每一次园区的除草、每一次墓碑的擦拭里。

景仰园的后续费用主要分三类:第一是固定管理费,按墓位面积算,每平米每年大概80-120块,这笔钱用来维护园区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监控、公共卫生间;第二是绿化维护费,因为是生态骨灰林,每棵树、每丛花都是专人照料,每年大概50-80块 per 墓位,春天施肥、夏天浇水、秋天扫叶、冬天剪枝,这些活儿都要靠人工;第三是弹性服务费,比如想给碑刻描金、想租个花篮放在碑前,或者用园区的智能系统远程献花,这些是按需付费的。李阿姨算了笔账:父亲的墓位是1.5平米,每年固定费用大概180块,加上绿化费50块,一年下来230块——“不算多,但得每年记着交,就像给父亲的‘家’交物业费似的。”

为什么景仰园的后续价格比有些陵园高一点?其实和它的“生态牌”有关。别的陵园可能种点普通的树,景仰园里种的是银杏、国槐这些慢生树种,一棵银杏要养十年才能成荫,每年的养护成本比普通杨树高3倍;别的陵园可能用普通的灌溉系统,景仰园用的是滴灌,既省水又能让每棵树喝到水,这套系统的维护费每年就得几十万。去年园区还加了智能祭祀亭,家属可以远程点香、献花,虽然多了一笔小额服务费,但很多在外地上班的子女说:“现在就算回不来,也能隔着屏幕给爸妈‘送’朵花,这份安心,比钱重要。”

景仰园骨灰林后续价格-1

面对这些后续费用,老住户们倒有自己的“小窍门”。住在石景山的张叔,2018年就把母亲的骨灰放在这儿,他说:“买墓位的时候,我特意问了管理费的涨价规则——园区说每三年最多涨5%,而且会提前半年通知。所以我每年春天都会把当年的费用存进园区的账户,就当是给母亲的‘家’交房租,心里踏实。”还有些家属会选“套餐服务”,比如把十年的管理费一次性付了,能打个9折,虽然一次性拿出来有点多,但省了每年跑腿的麻烦。

其实对于家属来说,后续价格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上周去景仰园,碰到正在给先生擦碑的王阿姨,她一边擦碑上的灰尘,一边说:“去年绿化费涨了10块,我一开始有点嘀咕,结果来的时候发现,先生碑前的那丛月季开得比去年还艳,园丁说今年换了更好的花肥。你看,这10块钱,花得值。”风里飘着月季的香,她用指尖摸了摸碑上的名字,眼里的温柔,比任何数字都动人。

景仰园骨灰林后续价格-2

说到底,景仰园的后续价格,算的是“守护账”——每一笔钱,都变成了林子里更密的树、更艳的花、更亮的灯,变成了家属每次来的时候,那句“这儿还是和以前一样好”的安心。对于把思念寄存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份“长期的投入”,从来不是负担,而是给亲人的“家”,最长久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