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车窗时,我正跟着导航往温泉墓园走——朋友前晚打电话说,她母亲的墓碑在银杏林第三排,秋天的叶子落下来,像给碑身盖了层金毯子。她声音里带着点哑,"你帮我看看,叶子是不是比去年更密了?

其实不用导航,我大概也能找到方向。温泉墓园藏在海淀区温泉镇的西山脚下,具体是温泉路84号。从北五环上清桥往西拐,顺着温阳路走,过了温泉村那棵挂着红绸的老槐树,再转个弯就能看见入口的石牌坊——青灰色的石柱上刻着"温泉墓园"四个鎏金大字,字里还留着些岁月磨出来的浅痕,旁边立着块拳头大的老石头,是1992年建园时工人从山脚下搬来的,石头上歪歪扭扭刻着"守着山,望着家"。

温泉墓园地址在哪里-1

第一次来是三年前,陪外婆找老邻居的墓碑。那时候我还觉得"墓园"两个字带着点冷,可走进门才发现,这里的风里飘着松脂香,路两旁的山桃树下还长着几丛二月兰,紫莹莹的花串顺着围墙爬出去,差点缠上路过的蝴蝶。墓园旁边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侧门,春天山桃花漫过围墙时,粉白的花瓣会飘进墓园的小径;夏天松涛裹着山风撞进来,连蝉鸣都染着点凉;秋天更热闹,银杏的金、火炬树的红、松柏的绿揉在一起,像把整座山的颜色都剪了一块贴在这儿;冬天雪落下来,整个墓园静得能听见雪片砸在碑石上的轻响,偶尔有只麻雀落在碑顶,歪着脑袋看地上的雪痕,像在找什么熟悉的脚印。

常有人说,温泉墓园不像传统墓园那么"冷清"。上周遇到位穿藏青布衫的老爷子,背着个旧布包在墓园里慢悠悠转,布包上还沾着点面屑——后来才知道,他每天清晨都要去楼下早点铺买两个糖火烧,再坐330路公交到温泉东站,往回走500米进墓园。"我老伴儿生前爱喝西山的泉水,"他指着墓园深处的一口老井,井沿上还留着他擦了又擦的痕迹,"以前我们总扛着桶来接水,她煮的小米粥,香得能飘半条街。"风掀起他的衣角,旁边的老榆树沙沙响,像有人在轻轻说"我知道"。

关于交通,其实比想象中方便。要是坐公共交通,330路公交直接到温泉东站,下车往西北方向走,能看见路边立着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或者坐地铁16号线到温阳路站,出了站打车10分钟就到,司机师傅都认识那座石牌坊。自驾的话更省心,墓园门口有片免费停车场,虽然不大,但周末上午来也能找到位置——就是得早半小时,不然会碰到些举着花束的人,大家都慢着步子,生怕碰碎了什么。

昨天在墓园里遇到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墓碑前摆橘子。"这是我奶奶,"她仰着脑袋跟我说话,小脸上沾着点橘子皮的汁水,"她生前爱剥橘子给我吃,说橘子皮晒乾了能做香包。"风把她的羊角辫吹起来,旁边的野菊花晃了晃,像奶奶的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朋友说"这里不是墓园,是妈妈的另一个家"——对很多人来说,温泉路84号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是每年清明要回来摆的那杯茶,是中秋要放的那盒月饼,是连风都带着熟悉温度的"坐标"。

离开的时候,桂香还裹着风往车里钻。导航提示"已到达目的地",可我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石牌坊,忽然想起老爷子说的话:"你看那棵老榆树,我老伴儿生前总说,等我们老了,就找个有树有山的地方住。"他们真的住下来了,住在西山脚下的风里,住在银杏叶的金里,住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