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京藏高速上的车少了些,我沿着山路往上走,风里还飘着松针的香气。过了居庸关长城的牌子,再转个弯,就能看到八达岭陵园的入口——两排高大的油松像迎宾的人,把阳光筛成碎金,落在青石板路上。

陵园里很安静,偶尔有鸟叫从松树林里传出来。往深处走,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墓碑,有的刻着“先父某某之墓”,有的碑前放着刚蔫的菊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负责接待的小张说,这里的环境是出了名的好,背靠军都山,面朝八达岭长城,风水上叫“背有靠,前有照”,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我蹲下来摸了摸一块汉白玉墓碑,石面很光滑,没有裂纹,这碑是山西的汉白玉,运过来要走三天,成本不低,小张补充道。

说到价格,小张翻开手里的册子,语气很实在:最基础的立碑墓,面积大概0.8平方米,价格在8万到12万之间。他指着窗外一排朝南的墓位,你看那排,阳光能照到中午,价格比朝北的贵1万5;要是靠松树林近的,比如第三排那几个,能闻到松香,价格再高2万。我问有没有更大的墓型,小张说家族墓要15万往上,面积1.2平方米,能放三个骨灰盒,还带小围栏,有的家属会在围栏里种万年青,像在家一样。旁边路过个阿姨,手里拿着擦布正在擦丈夫的墓碑,她选的是朝南的墓位,说老伴生前喜欢晒太阳,“这里能看到长城,他以前总说要爬长城,现在就算陪着他了”。

“其实价格里藏着很多细节。”小张带我走到服务中心,桌上放着《墓位服务清单》,“8万的立碑墓包含20年管理费、每年绿化维护,还有第一次刻字——我们的刻字师傅用隶体,方方正正的,老人喜欢。”他翻开一张收据,上个月有客户想把“爱妻”改成“贤妻”,师傅加班改没收钱,客户特别感动。我问有没有人觉得贵,小张说有个大爷一开始嫌贵,后来看园丁每天擦墓碑,说“老伴一辈子爱干净,这里比我擦得还勤,值了”。

八达岭陵园墓地价-1

那天离开时,我站在门口回望,松树林的风掀起衣角,远处长城像银带绕着山尖。对选墓地的人来说,价格从不是唯一标准——他们要的是安放思念的地方,是碑前的阳光、松间的风,是“我来看你时,你这里很舒服”的安心。八达岭陵园的价格不算低,但当我看到阿姨把剥好的橘子放在碑前,轻声说“吃点橘子,甜的”,突然明白,这里卖的不是石头,是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