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秋末,我攥着导航手机陪外婆和舅舅去金山陵园。那时候陵园的正门还没换现在的铜门,是两扇刷着朱红漆的铁门,门柱上缠着枯了的凌霄藤。进门左手边的银杏林正落黄叶子,风一吹就飘得台阶上、碑座间都是,外婆蹲下来捡了片最圆的,说要夹在她的佛经里。也就是那天,我第一次认真问起金山陵园的价格——毕竟在此之前,我对“买墓”这件事的认知,还停留在电视剧里捂着脸哭的片段。

其实那天接待我们的销售姑娘很实在,没绕弯子就把价格表摊在石桌上。她指着远处一排矮矮的水泥碑说,那是经济型墓位,2018年的价格在1.8万到3万之间,大多是1.2米宽的单穴位,材质是普通花岗岩或者强化水泥,碑面能刻40字以内的铭文,没有额外的装饰。外婆凑过去看了看,皱着眉说“太窄了,怕你外公躺得挤”。接着姑娘带我们走了几十步,到一片种着冬青的区域,说这是标准型,价格3万到6万不等——碑身是米白色大理石,边缘刻着简单的云纹,每个墓前有半米宽的小平台,能放两盆菊花,有的还装了黑色铁艺护栏,看着比经济型整齐些。舅舅摸了摸碑面,问“这刻字要加钱吗?”姑娘笑着摇头,说2018年的标准型包基础刻字,要是想刻家族图腾或者诗句,每字加50块。外婆盯着其中一座刻了“松鹤延年”的墓看了半天,说“这个好,你外公生前爱画松”。至于更里面的定制型墓区,我们没走进去——销售说那是6万以上的,有家族合葬墓,或者带小花园的艺术墓,甚至能根据逝者爱好做设计,比如有个老师的墓刻了整面《论语》,还有个老军人的墓摆了微型坦克模型,不过那时候买定制墓的人不多,大多是家里条件好的。

话说回来,2018年金山陵园的价格在当时真不算贵。我后来查过,周边同档次的陵园,比如西边的福安园,标准型墓要4万起,而金山因为离市区近20公里,有公交9路直接到门口,加上陵园本身的环境——背靠小山,前面有个人工湖,夏天满池荷花,冬天能晒到太阳,维护得比其他陵园干净,所以价格反而更实在。还有一点,当时的后期管理费是每年500元,比隔壁的慈恩园便宜100块,销售说这是陵园成立时定的规矩,一直没涨。外婆听了直点头,说“以后每年来扫墓,不用多花冤枉钱”。

其实那时候买墓,大家在意的不只是价格。我记得那天有个阿姨蹲在墓前擦碑,跟我们聊起来,说她2018年春天买的经济型墓,当时选了最边上的位置,因为间距宽,能放下外公的钓鱼竿模型——“我就怕挤得慌,他生前最爱的就是钓鱼”。还有个老爷爷,拿着卷尺量墓的宽度,说“要选1.5米以上的,不然连个供桌都摆不下”。销售姑娘也跟我们提醒,2018年买墓要注意看《墓穴使用证》,确认使用权是20年,还有墓的朝向,最好选坐北朝南或者朝东的,不然夏天晒得厉害。外婆把这些都记在她的小本子上,末了还问“这管理费能交多少年?”姑娘说“最多交20年,到期了再续”,外婆才放下心。

金山陵园2018价格-1

现在想起2018年的金山陵园,总觉得那时候的风都慢些。外婆最后选了标准型墓,位置在银杏林旁边,她说“秋天能看叶子,你外公肯定喜欢”。价格是4万2,刻了“松鹤延年”,加了一盆万年青。后来每年清明去扫墓,我都会蹲在墓前捡片银杏叶,就像2018年外婆捡的那样。有时候会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