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山脚下,有一片藏在松涛里的“心灵归处”——长安园骨灰林园。老北京人提起它,不说“陵园”,倒说“那片飘着玉兰香的林子”,因为这里的风里裹着四季的温度,连石板路上的青苔都藏着家属的牵挂。

春天进园最是温柔。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两边的玉兰树像堆了满树的雪,花瓣落在肩头,倒像奶奶生前织的毛线围巾,软乎乎的。守园的张师傅蹲在路边浇月季,抬头笑:“这株是去年王阿姨种的,她说老伴儿生前爱养月季,每年清明都要来看。”风里飘着月季的甜香,远处传来孩子的笑声,原来是家属带着孙子捡玉兰花瓣,说“太奶奶喜欢花,要把花瓣装在玻璃罐里带回去”。这样的园子,连空气都带着点烟火气,哪里像冰冷的陵园?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长安园倒像把“心意”拆成了可触摸的细节。比如最受欢迎的树葬,就是将骨灰埋在侧柏或银杏树下,价格从几千元到一万五不等。差在哪儿?靠里的银杏林树龄大,枝叶密得像撑了把绿伞,风一吹沙沙响,像亲人在耳边说话,价格就稍高些;靠入口的侧柏林方便平时探望,价格更亲民。有位张叔选了靠银杏林的位置,摸着树干说:“我妈生前最爱吃银杏果,每年都要给我炒一盘,现在她在银杏树下,我每次来,都能想起她举着锅铲喊我‘趁热吃’的样子。”

北京长安园骨灰林园陵园价格表-1

再说说壁葬,是嵌在石墙里的“小格子”,材质有陶瓷也有天然石材。陶瓷壁葬能刻上家属的手写字,爸爸的钓鱼竿”“妈妈的糖醋排骨”,价格从三万到六万不等。去年有位姑娘来,要给去世的妈妈选陶瓷壁葬,师傅帮她把妈妈的手写食谱刻在上面,姑娘摸着字哭:“这是妈妈生前写的,我每次做饭都要翻,现在它跟妈妈在一起,就像她还在厨房教我颠锅。”而立碑葬的价格跨度稍大,从五万到十几万,差别在材质和细节——汉白玉碑能雕上亲人的照片,花岗岩碑能刻上生前的爱好,比如有位老教师选了刻着“桃李满天下”的花岗岩碑,师傅说:“这几个字是按他生前的板书刻的,每一笔都像他站在讲台前的样子。”

其实长安园的价格里,藏着很多“看不见的心意”。比如后续服务,师傅们会定期给树浇水、擦碑面,清明时免费提供鲜花,甚至帮国外的家属拍视频:“老周,你儿子发视频说国外的天气好,你这棵银杏又抽新芽了。”有位阿姨儿子在国外,每年清明都是师傅帮她给老伴儿扫尘,阿姨说:“我年纪大了爬不动山,师傅每次都拍照片给我,看他擦碑的样子,像我老伴儿生前擦眼镜似的仔细。”

冬天的长安园最安静,雪落在松枝上,像给每棵树戴了顶白帽子。有次碰到一对老夫妻,拿着保温杯坐在银杏树下,老爷爷摸着树干说:“咱们以后也选这儿吧,你爱银杏,我陪你守着。”老奶奶笑着拍他的手:“行,到时候咱们的树旁边,要种棵月季,像当年谈恋爱时我插在你口袋里的那朵。”风里飘着松脂的香气,雪地上留着他们的脚印,像串起了一辈子的牵挂。

北京长安园骨灰林园陵园价格表-2

说到底,长安园的价格从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是春天的玉兰花瓣,是夏天的蝉鸣,是秋天的银杏叶,是冬天的雪——是把“想念”变成可触摸的温度。就像园门口的牌子写的:“这里不是终点,是牵挂的开始。”所以问长安园的价格表,不如问“我想给亲人什么样的陪伴”——毕竟,有些心意,从来都不是数字能算清的。

北京长安园骨灰林园陵园价格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