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清晨,城市的路灯还沾着些晨露,宝云岭墓园的班车已经在火车站广场的老位置停稳了——车窗上贴着淡绿色的“宝云岭祭扫专线”标识,司机师傅正蹲在车边帮一位拎着白菊的阿姨系紧花篮的绳结。对于不想在高速上堵得心慌的家属来说,这趟准时出发的班车,成了连接思念与安息之地最贴心的纽带。

火车站线是市区最热门的路线。每天早上7点半第一班,之后每隔40分钟发一班,直到上午9点半。班车会经过客运中心的公交枢纽,还有北二环路那棵老梧桐树旁的站点——常坐这班的张阿姨说:“我记不住站点名字,但看到那棵树就知道要准备下车了。”大概45分钟的车程,车上备着暖壶和一次性纸杯,司机师傅会隔着驾驶室喊:“高速上风大,大家喝口热水暖身子。”上周陪阿姨去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位刚失去父亲的姑娘,司机师傅特意把靠近车门的座位留给她,轻声说:“下车慢点儿,台阶有点滑。”

老城区的家属更爱人民广场的路线。早上8点准时发车,途经少年宫的红墙、西门大桥的老码头,一路晃着晃着,50分钟就到墓园了。站点就在人民广场南入口的公交站旁,立着块蓝色指示牌,字体是温柔的米白色。住在西街的李叔是这班的“老主顾”:“从家步行10分钟就到,比开车找停车位省事儿多了。车上都是老街坊,一路唠唠孙子的成绩、菜市场的降价菜,到了地方还能互相帮着拎东西——上回我拎着两桶花生油,王婶主动帮我抱了一路。”

高新区的年轻人不用跑市区,每周六日有专属专线。早上8点20从高新区管委会出发,路过软件园楼下飘着咖啡香的便利店,还有产业园区那栋印着“创业孵化”的大楼,大概1小时就能到。这条线是今年刚开的,因为很多年轻人反映“平时加班没时间,周末想陪父母去祭扫”。负责这条线的王师傅说:“经常遇到带小孩的家庭,我会把前排座位留出来放婴儿车。有回一个两岁的小朋友哭闹,车上的阿姨们主动递来小饼干,还帮着哄:‘宝宝乖,我们去看爷爷哦。’瞬间就安静了。”

宝云岭墓园的班车路线-1

到了墓园,不用怕提着东西走不动——园里有循环的内部班车,每隔15分钟一班,绕着松鹤区的柏树、福泽区的菊花坛、静思区的竹林转。司机师傅都是“活地图”,只要你说一句“我找李兰的墓”,他立刻能告诉你:“往前第三排,右手边那棵开着小黄花的迎春树底下。”上周遇到一位第一次来的姑娘,拿着墓位证站在停车场发呆,司机师傅主动下车问清楚,直接把她送到墓区门口:“姑娘,你要是找不到,我陪你进去找。”姑娘红着眼睛说“谢谢”,师傅摆手:“没事,应该的。”

宝云岭墓园的班车路线-2

关于班车的小提醒要记好:平时只有周三、周五有两班,周末和节假日班次会增加,最好提前通过“宝云岭墓园”公众号或者客服电话确认时间;遇到下雨、下雪天,班车会提前半小时发车,或者调整路线,一定要看公众号的推送;车上不能吸烟,但可以带折叠椅或小毯子——清晨的风裹着松针味,裹着毯子坐一路,暖得人心都软下来。

宝云岭的班车从来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它是清晨的一句“早啊,又来啦”,是帮你拎起沉重花篮的那双手,是递过来的一杯温温的开水,是陌生人间互相拍肩膀的安慰。就像司机师傅老周说的:“我们拉的不是客人,是带着心事的人。慢点儿,稳点儿,让他们把想说的话都慢慢带到。”

下次去宝云岭,不妨试试坐班车。沿着熟悉的路线,看着窗外的梧桐叶慢慢飘,听着车上的人唠唠家常,把心里的思念捋得软软的——到了地方,对着墓碑说“我来了”,风里会飘来松针的香,就像那个人轻轻说“我知道”。毕竟,最珍贵

宝云岭墓园的班车路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