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陵园的风总带着潮白河的气息,是河水漫过芦苇荡的清苦,混着岸边槐林的甜香。上周陪楼下张阿姨去选墓,她攥着老伴周叔的照片,沿着青石板路走,路过景观湖时忽然停住——水面上浮着只白鹅,正歪着脑袋看我们,张阿姨的手指抚过照片:"老周以前在阳台养过鹅,就这么傻,总盯着人看。"湖边的柳树垂到水面,波纹里晃着远处的墓区,碑石高矮错落,像一群安静的人,等着家人来唠嗑。张阿姨捏了捏我的胳膊:"这儿的价格贵吗?"我想起之前做的功课,跟她慢慢说——潮白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每一块石头的温度,每一寸土地的心意。
墓型是价格最直白的注脚。传统立碑像缩小的中式庭院,汉白玉的碑身刻着云纹,底座是青石板,碑前留着放供果的小平台,摆上橘子和鲜花,看着特别踏实。这样的立碑四万起步,要是选带雕刻的,比如碑身刻松鹤延年,底座加个石狮子,价格得往上飘到五万。张阿姨摸了摸汉白玉碑面:"这石头凉丝丝的,跟老周的手似的。"旁边的花岗岩立碑要便宜些,浅灰色的碑身耐脏,刻字用金漆,阳光下闪着微光,三万左右就能拿下。还有生态葬,树葬的墓碑是块小铜牌,埋在柏树下,旁边种着薰衣草,春天开紫花,夏天有香气,价格只要一万二。张阿姨蹲下来摸了摸铜牌:"老周喜欢花,这个行,以后我来给薰衣草浇水,就跟给他的阳台浇花一样。"
位置里藏着价格的小脾气。靠近景观湖或槐林的墓位,比角落的贵两成。张阿姨盯着湖边的一个立碑:"你看那位置,能看见白鹅,老周肯定爱。"但那个墓位要五万八,超出她预算一万五。陵园的小王凑过来解释:"湖边的位置采光好,通风,下雨也不容易积水,而且家人来祭拜,看着湖水心情也敞亮。"张阿姨捏了捏存折角:"其实角落也挺好,只要能晒到太阳——老周怕潮,以前阳台的被子总抢着晒。"小王笑着指了指槐林边的空位:"那片儿就不错,下午能晒到太阳,旁边有棵老槐树,夏天遮阴,风一吹,槐花落下来,跟撒了层雪似的。"张阿姨走过去踩了踩土:"就这儿吧,老周肯定喜欢,槐花香他闻了几十年。"
价格里还藏着看不见的安心。潮白陵园的服务是算在价格里的——每年清明会帮着擦碑,用软布蘸着清水,把碑身的灰尘擦得锃亮;雨季会检查墓位有没有积水,要是底座歪了,立刻派人来修;冬至的时候,每个墓位会送一束菊花,黄的白的,插在碑前的花瓶里。张阿姨选好墓位那天,小王递过来一张服务卡:"阿姨,以后有事儿直接打我电话,不管是擦碑还是换鲜花,我帮您办。"张阿姨把卡放进包里,摸着碑石上刚刻好的"周学军"三个字:"老周,以后我常来,给你带茉莉花茶,带你爱吃的桂花糕。"风里飘来槐花香,湖边的白鹅叫了一声,张阿姨抬头笑:"你听,老周应了。"

其实选墓这件事,哪里是选价格?是选一份能放下心的牵挂。潮白陵园的价格里,有河风的清苦,有槐香的甜,有石头的温度,有服务的安心。就像张阿姨说的:"不是贵的才好,是能让你想起他的才好——想起他养的鹅,想起他浇的花,想起他晒被子时的背影。"风又吹过来,把张阿姨的白发吹起来,她伸手理了理,转身往门口走,手里的照片在阳光下闪着光,照片里的周叔,正抱着一只白鹅,笑得眼睛弯成月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