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张阿姨攥着母亲的旧照片站在灵山宝塔陵园入口,玻璃门里的服务台还没排起长队——去年清明她站了两个小时才办好墓位清洁的手续,今年早早就跟着女儿的提醒,提前三天在公众号上约了上午10点的时段。她摸出手机翻出预约短信,跟着引导牌往服务窗口走,路过的保洁阿姨笑着点头:“姑娘约了吧?这会儿人少,里面有沙发能坐。
灵山宝塔的预约通道其实很好找,打开“灵山宝塔”公众号,底下菜单栏点“服务中心”,第一个选项就是“陵园预约”。张阿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还问过女儿:“是不是要填好多表?”结果点进去只需要选日期和时段——系统会用浅灰色标出已经约满的时间,比如清明前三天的上午10点早早就红了,她选了周二的上午9点半,系统立刻弹出“当前时段剩余12个名额”的提示。填信息时要注意,逝者姓名得和墓位合同上的一致,墓位编号是去年刻在墓碑右下角的那串数字,联系人电话留的是女儿的,“万一我忘了,她能接电话”。提交后没五分钟,手机就收到了带预约码的短信,末尾还附了一行小字:“如需修改时间,请在预约日前一天17点前操作。”
预约成功后,张阿姨还特意给陵园打了个电话,问要带什么东西。接线的小姑娘声音很软:“阿姨,带好身份证和墓位使用权证就行,如果是您替叔叔阿姨来,不用额外带证明——但要是代别人预约,比如帮兄弟姐妹来,得带亲属关系证明哦。”还有停车的事儿,小姑娘提醒:“入口左边的停车场凭预约码能免2小时费,您要是开车来,直接跟保安说预约了,他会指给您空位。”张阿姨把这些都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昨天晚上还特意把身份证和证件装在透明文件袋里,“省得今天翻包找半天”。

其实灵山宝塔推预约制的初衷,王经理跟张阿姨聊过——三年前清明那天,陵园里挤了三千多人,服务台的姑娘们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有位老人因为排队久了犯了高血压,还是保安扶到休息区的。“我们不是要‘限制’大家来,是想让每个人都能安安静静缅怀。”王经理说,“以前大家一来就排队,急着办手续,急着走,现在约好了时间,能慢慢逛,比如去园区里的怀念林坐会儿,或者给墓位擦干净了,多陪逝者说说话。”张阿姨挺认同的,她刚才在墓前待了四十分钟,把孙女的考试卷照片给母亲看,还说了家里新养的小猫,“要是去年,肯定得催着走,怕后面的人等”。

下午三点,张阿姨抱着一束菊花从陵园出来,阳光穿过槐树叶洒在她肩上,没有去年的急躁,只有说不出的平静。她掏出手机给女儿发消息:“今天没排队,跟你姥姥说了好多话——明年清明,记得提前一周预约啊。”风里的槐花香更浓了,远处的松树林里传来鸟叫,她抬头望了眼蓝天,想起母亲生前最爱说的:“慢点儿,日子要慢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