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清晨,我跟着小区的张阿姨往温泉镇走。她手里攥着个蓝布包,布角渗着热气——是刚从家里蒸锅里端出来的糖三角,糖稀顺着三角边流出来,在布上晕开小小的甜痕。“小丫头,跟紧我,别走错路”,张阿姨回头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阳光,像要去见最亲的人。
张阿姨要去的地方,是温泉墓园。它藏在海淀区温泉镇西北的显龙山南麓,门牌号是温泉路118号。其实不用看门牌,沿着温泉路往山里走,空气里的桂香越来越浓时,就能看见那扇朱红色的大门——门柱上刻着“温泉墓园”四个金字,门旁边的老槐树垂下满树的枝叶,像在跟每一个来者打招呼。

进了门,是条铺着青石板的小路,路两边种着侧柏,枝叶搭在一起,形成一条绿色的隧道。张阿姨熟门熟路地往左边拐,嘴里念叨着:“老周在柏香路第二排,旁边有棵小桃树”。柏香路的名字真没起错,风一吹,柏叶的香气裹着糖三角的甜,飘得满路都是。路尽头的小桃树是去年张阿姨种的,才一人高,却开了满树的花,花瓣落在墓碑上,像给老周盖了层粉被子。
张阿姨坐在墓碑前,把糖三角放在石台上,又摸出块手帕,擦了擦墓碑上的灰尘。“老周,我做了你最爱的糖三角,加了桂花,你闻闻”,她用手指敲了敲墓碑,像在跟老周开玩笑,“上次你说想吃我做的枣糕,我下次带,今天糖三角刚蒸好,先给你尝尝”。风把她的话吹起来,落在小桃树上,花瓣又落了几片,刚好盖在糖三角上。
其实温泉墓园的地址,藏着很多这样的小故事。管理员李师傅跟我说,有位老奶奶,每天都来,沿着温泉路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收音机,放着京剧——那是她老伴生前最爱的《空城计》。“她每次都坐在第三排的墓碑前,把收音机放在石台上,自己搬个小马扎坐旁边,跟着唱”,李师傅笑着说,“有时候唱着唱着,就哭了,哭完又笑,说老周嫌她唱得难听,要给她纠正”。还有对小夫妻,每个月都来,带着他们的孩子,孩子手里拿着画本,画着太阳、月亮、星星,说要给去世的爷爷看。“爷爷在天上,能看见我的画”,孩子奶声奶气的,小夫妻站在旁边,笑着擦眼泪。

从市区到温泉墓园的路,其实一点都不麻烦。坐346路公交到温泉村站下,往西北走十分钟,就能看见老槐树;自驾的话,走北清路转温泉路,沿途有蓝底白字的指示牌,顺着走就对了。我上次骑共享单车过来,沿着温泉路往山里走,路过农家院的篱笆、开着菊花的花坛,还有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他笑着说:“往山上走,没错,好多人都这么来”。风把糖葫芦的甜香吹起来,混着桂香,往山上飘,飘进墓园的门。
那天离开的时候,夕阳把显龙山染成了橘红色,温泉河的水面闪着碎金。我沿着温泉路往回走,路过卖煎饼的摊子,摊主阿姨笑着递过来一个煎饼:“刚做好的,热乎”。我咬了一口,香气在嘴里散开,忽然想起张阿姨的糖三角,想起老奶奶的收音机,想起小夫妻的画本。原来温泉墓园的地址,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是张阿姨的糖三角里的甜,是老奶奶的收音机里的京剧,是小夫妻的画本里的星星,是每一个来访者心里的牵挂。它在显龙山脚下,在温泉河边,在每一个有思念的日子里,变成了一条温暖的路,领着我们去见想念的人。
风又吹起来,裹着桂香和煎饼的甜,往山上飘。我回头望,墓园的门在夕阳里闪着光,像在跟我说:“下次再来”。我笑着点头,心里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