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夏天,我在金山陵园做前台文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解答客户的价格问题——"树葬多少钱?""立碑墓有没有折扣?""樱花树旁的位置加钱吗?"窗外的蝉鸣裹着热浪涌进来,桌上的便签纸写满了数字,而那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关于告别的故事。

那年金山陵园的价格分了很清楚的层次,就像当时的生活一样,平实却有温度。最接地气的是生态葬,树葬和草坪葬加起来占了销量的三分之一。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松树下,地面立个小铜牌,连20年管理费一起算,8000到12000块,比那年市区一平米的房价还低些。我记得有个穿蓝布衫的大爷,摸着手腕上的老玉镯说:"我家老太婆生前爱养多肉,树葬好,跟植物一起长,比挤在水泥盒子里舒服。"草坪葬更简单,骨灰撒在草坪下,地面是块圆形的青石板,价格比树葬少2000,适合喜欢清净的家庭——有个刚工作的姑娘选了这个,说爸爸生前总说"死后要给地球省点地方",她不想违背他的心意。

中间档是传统立碑墓,也是卖得最好的。价格从3万到6万不等,取决于三个东西:位置、石材和景观。位置靠近"福泽湖"的,能闻到湖水的腥甜,能看到远处的黛山,比角落的墓位贵1万5;石材用汉白玉的比芝麻灰贵8000,因为汉白玉更亮,刻字不会掉色;如果是合葬墓,能放两个骨灰盒,再多加2万。那年陵园刚种了一批晚樱,靠近樱花树的位置成了"香饽饽",很多人宁愿多花5000块,就为了春天能有花瓣落在墓前。有位戴眼镜的阿姨,蹲在樱花树旁摸了摸树干说:"我妈生前最爱穿粉裙子,等明年樱花开了,她站在这儿,肯定像当年去公园拍照的样子。"

最贵的是家族墓,占地超过10平米,能葬三四代人,价格从15万起,最高到30万。买这种墓的人不多,但每一个都很认真:有的要求用进口的印度红石材,有的要在墓前修个小石桌,有的甚至请风水先生来看"坐北朝南"。我见过一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穿着熨烫整齐的西装,指着山顶的位置说:"这儿视野好,能看见整个园区,就像家里的客厅,大家聚在一起不孤单。"虽然贵,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墓,是家族的根,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团圆。

2016金山陵园的价格-1

其实2016年的价格,放在当时的殡葬市场里不算高——市中心的某陵园立碑墓已经卖到8万起了,而金山陵园离市区20公里,坐公交40分钟能到,所以很多人愿意跑远一点,省点钱给老人买块好位置。再说服务,那年陵园开始提供"暖心包":免费帮客户设计墓碑文字,免费送下葬用的白菊花,清明还会派工作人员帮忙擦墓碑。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其实也藏在价格里,让买墓的人觉得"值"。

2016金山陵园的价格-2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张阿姨,她来选墓的时候,手里攥着本旧相册,里面全是她和老伴的老照片——有年轻时在天安门的合影,有退休后去海边的快照,还有去年冬天在医院的最后一张。她选了个4万2的立碑墓,位置在樱花树和福泽湖中间,说:"他生前爱钓鱼,爱闻花,这儿能看湖能闻花,刚好。"付钱的时候,她从布包里掏出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现金,都是五十、一百的小票,说:"这是我攒了三年的退休工资,不想给孩子添负担,我自己能搞定。"

那年的价格,没有什么"套路",也没有什么"溢价",就像陵园里的梧桐树一样,长得很慢,但很结实。树葬的8000块,是对环保的认可;立碑墓的4万,是对传统的坚守;家族墓的15万,是对团圆的执念。每

2016金山陵园的价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