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舅舅去归山陵园办完舅妈 的墓位手续,他握着我手说:“没想到流程这么顺,倒像给你舅妈找了个能看湖的养老房。”其实最近不少朋友问我,归山陵园买墓地到底要走哪些步骤?刚好我全程跟着跑了一遍,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唠唠最真实的流程——没有模板化的步骤,全是普通人会在意的细节。
最先要做的功课,肯定是摸清楚陵园的“底细”。归山陵园的官网做得很实在,打开就能看到完整的资质证书——殡葬服务许可证、土地使用证都挂在首页,还有园区的3D全景,能线上逛一遍主要区域。不过我建议一定要实地去,毕竟图片比不了真实的风。我和舅舅去的那天是周三,园区里人不多,门口的保安大叔笑着递过来一杯温热的姜茶:“天凉,先暖暖心。”进了门,两排高大的油松像穿绿装的哨兵,风一吹,松涛声裹着桂香飘过来,倒不像传统陵园那么肃穆,反而有股子人间的温凉。负责接待的张姐是个话不多的热心人,她拿着园区图跟我们说:“你们先逛,要是累了,前面的憩园有热水,我在那等你们。”我们沿着石径走,路过一片银杏林,叶子正黄得透亮,风一吹,像撒了一地碎金,舅舅停下来摸了摸树干:“你舅妈生前就喜欢银杏,说叶子像小扇子,能扇走夏天的热。”
等逛得差不多,就到了选心怡墓位的环节。张姐先问我们的需求——舅舅想选安静点、离水近的,因为舅妈生前爱钓个鱼。她指着图上的“镜湖区块”说:“那片靠湖边,有几处墓位刚好对着湖心的小亭子,早上能看到雾,傍晚有晚霞,就是得早点选,最近问的人多。”我们跟着她往湖边走,第三排的位置刚好能看见湖水,岸边的芦苇长得齐腰高,有只白鹅正低着头啄水草。舅舅蹲下来摸了摸墓位的基石:“这石头凉丝丝的,倒像你舅妈手的温度。”张姐在旁边补充:“这块位置离主干道有五十米,不会有人来回走,安静;而且排水好,下雨不会积水——你舅妈生前怕潮,这个位置刚好避开了低洼处。”舅舅一听就定了:“就它了,跟你舅妈商量过似的。”
选好墓位,接下来的手续办理倒没有想象中复杂。张姐提前跟我们核对了要带的材料:舅舅的身份证、舅妈的死亡证明(如果是提前买“寿穴”,需要提供健康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到了办公区,她把合同摊在桌上,一条一条勾着讲:“这个是墓位使用权年限,20年一续,续期费用是当年售价的5%,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这个是年度维护费,300块一年,包括园区清洁、绿化养护和设施维修;还有这个——要是选好后想换墓位,没下葬的话半年内可以申请,扣除10%的手续费,不算霸王条款吧?”舅舅皱着眉问:“有没有藏在合同里的额外费用?”张姐笑着把合同翻到最后一页:“您看,所有费用都列在‘费用清单’里,没有小字备注,要是不放心,我给您找份样本,您带回家慢慢看。”付款方式也灵活,能刷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还能分3期免息,舅舅刷完卡,拿着合同开玩笑:“比买房子省心,至少没人坐地起价。”

最后说说大家最在意的“后续”——等墓位做好(大概15天),陵园会提前三天打电话确认下葬时间。那天我们到的时候,张姐已经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一束白菊:“这是园区送的,您要是想加百合,旁边花店给我们老客户打八折。”下葬时,两个师傅穿着深色制服,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谁,张姐拿着话筒小声引导:“先给阿姨敬杯酒,再把她的照片摆好——相框是防刮的,下雨也不怕淋;最后撒把土,这土是从银杏林里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