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的纪念场所,长城华人怀思堂总像被青山“抱”着的一处归处——它不挤在市中心的高楼缝隙里,也不躲在偏远郊野的荒凉里,而是稳稳落在长城脚下、虎峪风景区的怀抱中,连位置都带着种“把思念安进家国与自然里”的妥帖。
长城华人怀思堂的具体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风景区内。熟悉北京地理的人都知道,南口镇紧挨着居庸关长城,虎峪则是昌平有名的“山水秘境”——这里有盘旋的盘山道、葱郁的侧柏林,还有春夏时漫山的山桃花。从市区出发,沿着京藏高速往北走,到南口镇出口下高速后,顺着“虎峪风景区”的蓝色路牌往山里开,大概10分钟就能看见怀思堂的身影:青瓦白墙的建筑顺着山势铺展开,飞檐和周围的绿树连成一片,连门口的石狮子都带着点温厚,不像有些纪念堂那样肃穆得让人喘不过气。上次陪朋友去的时候,我们沿着虎峪的步道往上走,转过一个弯突然撞见怀思堂的朱红色大门,风里飘着松针的香气,连原本沉重的脚步都轻了些。
找怀思堂的交通不算复杂,无论是自驾还是公共交通都能抵达。自驾的话直接导航“长城华人怀思堂”就行,京藏高速南口镇出口出来后,全程都是平整的柏油路,盘山道虽然有些弯,但沿途的风景足够消解疲惫——春天能看见山桃花漫山遍野,秋天则是层林尽染的枫叶。景区门口有免费停车场,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如果选公共交通,可先坐地铁昌平线到“昌平西山口站”,再打车20分钟左右就能到;或者从昌平城区坐357路公交到“南口镇站”,再转乘小公交或打车,只是要提前查好公交班次,避免等车太久。其实更建议天气好的时候自驾,一路沿着虎峪的山路走,像带着思念赴一场“有风景的约”。
为什么怀思堂要选在这样的位置?工作人员说,设计之初就定了“以长城为魂、以自然为底”的理念——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代表着“根”;虎峪的青山绿水则是自然对生命的温柔致意,代表着“安”。逝者既能“守着”长城的家国记忆,又能“住进”自然的宁静里。有次碰到一位来扫墓的阿姨,她摸着怀思堂前的石栏说:“我老伴儿生前最爱的就是爬长城,说‘长城是咱中国人的魂’,现在把他放在这儿,等于每天都能看着长城,我也放心。”你看,地址从来不是冰冷的坐标,而是把逝者的心愿、生者的思念,都“种”进了长城脚下的土地里。

其实找怀思堂的地址,找的哪里是一个门牌号?找的是一个能让思念“落地”的地方——在长城脚下,风会带着松涛声掠过,抬头能看见居庸关的烽火台,低头能摸着青草的温度。想念不再是飘在空中的云,而是变成了“我的亲人在长城旁边,在青山怀里,过得很好”的踏实。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脐带”,那怀思堂就是把这份脐带系进了自然里,让每一份思念都有了可去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