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九公山陵园的人,大多是带着心事来的——要给故去的亲人选个安歇的地方,或是清明重阳拎着菊花要去祭扫,第一句问的总是“它在哪儿?”其实这个陵园没藏在多偏的地方,就躲在北京东北郊怀柔区渤海镇的山坳里,像给思念找了个能扎根的角落。

从北京市区出发往东北开,过了京承高速13号出口(怀柔城区),转进怀黄路往慕田峪长城方向走,沿途的杨树会慢慢换成松树,风穿过枝叶的声音从“沙沙”变成“呜呜”,等看见路牌上歪歪扭扭写着“九公山”三个字,就快到了。它背靠九公山主峰,那座山不高却扎实,像老辈人常说的“稳当靠山”;前面对着渤海湾余脉,起伏的小山丘铺着层深绿,连风都绕着圈走,生怕惊了这份静。

要是不开车,坐公共交通也能到——先挤地铁15号线到俸伯站,再转H23路公交,沿着怀黄路晃悠40分钟,终点站就是陵园门口。公交站旁有棵老槐树,树洞里塞着游客塞的祈福纸条,风一吹就飘起来,像谁在轻轻翻读。进了陵园门,主路两旁的松树都有碗口粗,枝桠伸得很开,像在给来的人撑着把绿伞,踩在松针铺的小路上,脚底下软软的,连脚步声都轻了。

其实九公山的“偏”是藏着巧思的——离慕田峪长城只有十几公里,祭扫完想散散心,开车20分钟就能到长城脚下的农家院。院门口挂着晒干的玉米串,老板会端上刚焖好的板栗鸡,板栗是早上从后山上摘的,鸡是散养在松树林里的,咬一口满是甜香。有次碰见个阿姨,坐在农家院的石凳上剥板栗,说“我家老头就埋在九公山,每次来都在这吃碗面,他生前最爱怀柔的板栗”,风把她的白发吹起来,她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山,眼里没有眼泪,只有像松针一样软的想念。

九公山陵园在哪-1

有人说九公山陵园偏,但偏有偏的好——没有城市的尾气,没有汽车的鸣笛,只有山风穿过松涛的声音,像亲人在耳边说“我在这呢”。它在哪?在怀柔的深山里,在松针落满的小路上,在每个想找亲人的人,一抬头就能看见的那片青黛色山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