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丰台区王佐镇的思亲园公墓,背靠西山余脉,前临永定河引水渠,园区里的侧柏长得郁郁葱葱,月季在暮春开出粉白的花,每到清明,总能看见捧着菊花的家属沿着石板路慢慢走。最近总有读者私信问我:“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公墓,到底合不合法?”作为跑了五年殡葬口的记者,我特意去园区转了转,也查了不少官方资料,想给大家一个实在的答案。
要论公墓的“合法性”,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正规身份”。思亲园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张褪色却清晰的证书——1999年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发的《北京市经营性公墓许可证》,编号是“京墓证字第018号”,还有丰台区政府给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用途明确写着“殡葬用地”。工作人员笑着指了指许可证右下角:“你看,今年的年检章刚盖上去,我们每年都要去民政部门验资质,从来没断过。”我后来查了北京市殡葬管理网的备案,思亲园的资质状态确实是“有效”。
光有资质还不够,日常运营合不合规更让家属挂心。我跟着一位选墓的阿姨去看墓位,销售人员递来的价目表上,从经济型的树葬墓位到带小花园的艺术墓,价格、尺寸、使用年限都写得清清楚楚。“墓位是20年一续,续期费每年每平米50块,提前三个月打电话通知,绝对不会突然涨钱。”销售人员说。选的时候她特意问阿姨要了父亲的死亡证明:“得拿着这个才行,不然就算付了钱也没法办安葬手续,这是规矩。”旁边祭扫的李叔叔插了句话:“我母亲在这里放了八年,每年管理费就300块,上次我忘带钥匙,工作人员帮我找了半小时,没要一分钱。”
网上偶尔有“思亲园违规占地”的传言,我特意跑了趟丰台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翻出今年的土地核查报告说:“思亲园的土地一直是审批的120亩国有林地,坐标都没变过。去年有村民说‘园区扩了’,我们用GPS测了,根本没这回事。”丰台区殡葬管理所的负责人也说:“我们每年对思亲园查两次,查墓位数量、查收费台账、查服务流程,今年3月的检查结果是‘全部合规’。”我还查了民政部门的信访记录,近三年关于思亲园的投诉就两起,都是祭扫时停车难,没一起涉及“非法经营”。

其实家属最在意的,从来不是“资质”这两个字,而是“选了这里,能不能让亲人安心”。我在园区碰到刚安葬完丈夫的张女士,她蹲在墓前摆了束百合,轻声说:“我之前查了半个月,看了许可证,问了住在附近的朋友,才敢选这里。朋友说,他们家老人在这里十年,每年都有工作人员扫叶子、修墓碑。今天办完手续,我总算松了口气——他在这里,应该能睡踏实。”

说到底,判断公墓合不合法,不用听传言,就看三点:有没有挂在墙上的正规许可证,价目表是不是明明白白,有没有政府部门管着。思亲园做了二十多年,这些方面都没掉链子。对想给亲人找安息之地的家庭来说,选这样的合法公墓,才是真的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