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五环外的朝阳区,长青园陵园像一片藏在城市里的“绿岛”——沿着东坝路往南走,远远就能看见两排高大的国槐,枝叶搭成天然的拱廊,把外界的喧嚣都挡在了外面。走进园区,主干道旁的月季开得正艳,中央池塘里的睡莲浮在水面,偶尔有几只白鹅游过,连风里都带着青草的香气。这样的环境,让很多来选墓的家庭放下了最初的沉重,反而觉得“这里像亲人的另一个家”。
说到2025年的价格,长青园的墓型分类其实很“接地气”,不同预算都能找到对应的选择。传统立碑墓是最常见的,价格主要集中在8万到18万之间。比如靠近池塘的“水韵区”,墓位正对着睡莲池,祭扫时能听见鸟叫,视野敞亮,价格大概12万到18万;而园区西侧的“槐语区”,被国槐林紧紧裹着,夏天阴凉,价格就友好些,8万到12万就能选到大小合适的墓位。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立碑材质也会悄悄影响价格——同样位置的墓位,用芝麻白花岗岩的比用米黄大理石贵1万左右,毕竟花岗岩更耐风蚀,几十年过去字迹还是清晰的。
如果想选更环保的方式,长青园的生态葬几乎成了年轻人的“首选”,价格也更亲民。树葬是最受欢迎的,3万到5万就能选:工作人员会在墓位旁种一棵小松树,墓碑是块巴掌大的青石板,刻着亲人的名字,每年春天松树发芽,就像“亲人跟着树一起长”;花坛葬更有温度,2万到4万,骨灰会和格桑花籽一起埋进花坛,夏天花开时,整个区域都是粉的、紫的,比传统墓多了份生机;还有壁葬,1.5万到3万,放在园区北侧的“福宁楼”里,每层都有大窗户,光线充足,下雨天也不用怕墓位被淋着。

其实选墓从来不是“看价格下单”那么简单,长青园的细节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比如交通——从东五环开车过来只要20分钟,门口有个能停200辆车的停车场,周末祭扫不用找半小时车位;比如服务——办理手续时有专门的“一对一顾问”,从选墓位到拿《墓位证》,全程陪着,不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还有便民设施——休息区有遮阳棚和长椅,夏天摆着免费矿泉水,清洁工具能免费借,甚至有轮椅供行动不便的老人用。对了,现在很多家庭选墓会问“以后能不能改墓型”,长青园的回答是“只要符合规定,能调整”,这点很贴心,毕竟日子长了,想法可能会变。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墓其实是选“一份安心”:不管是8万的槐林区墓位,还是3万的树葬,只要是符合自己预算、让家人觉得“舒服”的,就是最好的选择。长青园的价格表没有藏着掖着,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而它的环境和服务,才是给亲人最好的“归宿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