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部选墓地的家庭,大多听过通惠陵园的名字。这座藏在朝阳区高碑店乡的陵园,背靠通惠河,紧邻四环路,从市区开车半小时就能到,成了不少人“不想让亲人离得太远”的备选。但问起它是公益还是经营性,很多人都含糊——毕竟“公益”听起来像政府兜底的便宜货,“经营性”又怕被商家赚一笔,这事得掰扯清楚,毕竟买墓地是大事,不能稀里糊涂。

先得把“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别说透,别整术语,用大白话讲。公益性陵园是政府建的,为了满足本地居民基本殡葬需求,收费低到覆盖成本,甚至有补贴,比如北京某些区的公益陵园,墓穴费就几千块,还免管理费;经营性陵园是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的,得拿工商执照和经营性公墓许可证,面向全社会,收费市场化,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是“市场选择”而非“基本保障”。简单说,公益是“兜底的”,经营是“可选的”。

通惠陵园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1

那通惠陵园的“身份”咋定?得看三个关键:出身、资质和实际运营。它是1994年朝阳区民政局批准建立的,但运营模式是“公办民营”——政府出政策监管,企业负责具体运营。更关键的是资质:它有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经营性公墓许可证》(京墓证字第010号),这是经营性公墓的“身份证”,没有这个证不能面向社会卖墓地。再看服务对象,通惠陵园没有户籍限制,不管是朝阳区本地人还是外区、外市的,符合条件就能买;收费呢?普通墓穴几万到十几万,比高端经营性陵园低,但远高于公益陵园的“成本价”——这显然是市场化定价。

我问过几个在通惠陵园买了墓地的家属,张阿姨是朝阳区本地人,她说“一开始以为是公益的,后来问了才知道是经营性,但胜在离市区近,步行10分钟就能到,扫墓方便,价格也能接受”;李大哥是河北人,在北京工作20年,父母去世后想葬在北京,“问了好几个陵园要么要北京户籍要么太贵,通惠陵园没限制,手续简单,就定这了”。这些真实反馈说明,通惠陵园的服务范围是开放的,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

通惠陵园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2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是经营性,那它和纯商业陵园有啥区别?”区别在“公办背景”带来的规范。通惠陵园得受民政局严格监管,墓穴都是标准尺寸,没有超标的豪华墓,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还有24小时安保和免费扫墓班车——既有市场的灵活性,又有政府的监管兜底,不会像纯商业陵园那样乱收费、搞花架子。

最后给个明确答案:通惠陵园是“经营性公墓”,但不是“纯商业公墓”。它的本质是“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殡葬服务”,面向全社会开放,收费市场化,但运营规范。对消费者来说,不用纠结“公益”俩字,关键看需求——要基本保障去本地公益陵园(比如朝阳区长青园),要离市区近、服务规范、价格适中,通惠陵园是个不错的选项。

其实殡葬这事,核心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不管是公益还是经营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通惠陵园的“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离得近、服务好、价格合理,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