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判断一个地方离市区远不远,环路数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二环里是核心,三环里算市区,四环外开始有烟火气的郊区感,到了六环,好像就沾了点“远”的边儿。也难怪,打算为亲人选长眠地的人,提起九里山公墓,第一句往往是:“它在六环里还是六环外?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如打开地图走一遍:从市区北四环的望和桥出发,上京承高速往北,过了北六环的顺平路互通桥,再往前开3公里左右,就能看到路边“九里山公墓”的蓝色指示牌。没错,九里山公墓坐落在北六环外的顺义区高丽营镇,刚好卡在京密路和京承高速之间的夹角里。说起来,它的位置其实挺“巧”——往南走10分钟就能上六环,往北走20分钟是顺义新城,既没扎进市区的拥挤里,也没偏到荒郊野外。
大家纠结“六环内外”,说到底是怕“交通麻烦”。毕竟祭扫是件需要常来的事,要是路上堵个两三个小时,再浓的心意也会被磨淡。九里山这点倒让人放心:从市区过来,无论是走京承高速到高丽营出口下,还是走京密路直接往北,车程大多在40分钟到1小时之间——早高峰可能慢点儿,但周末或者非祭扫高峰,其实比市区周边的某些公墓好走得多。尤其是近几年顺义的路网越修越密,就算是清明、冬至这样的日子,园区门口也不会像昌平某些公墓那样排成长龙。
再说回九里山本身,它能被很多人选中,可不全是因为“不算远”。公墓背靠的九里山,是燕山余脉的一小段,不高,但山势平缓,像把椅子稳稳托着园区;前面流过的小清河支流,虽然水量不大,却带着点“活气”——老人们常说的“前有照后有靠”,大抵就是这样的景象。园区里的树也种得用心:入口处是两排高大的银杏,秋天叶子黄得像撒了金;主干道两边是常青的油松,冬天也有绿色的生机;就连各个墓区之间的小路旁,都种了玉兰和海棠,春天开得热热闹闹,倒不像传统公墓那样压抑。

其实选公墓,“六环内外”从来不是最核心的标准。有人在乎离老家近,有人在乎环境安静,有人在乎服务贴心——九里山的妙处,刚好是把这些需求揉在了一起:它在六环外,却没离市区太远;它有传统的“好风水”,却不故弄玄虚;它能让你周末开车过来,用半小时走完路,再用半小时在园子里逛逛,陪亲人说说话,顺便看看满树的银杏叶或者玉兰花。
说到底,所谓“远近”,从来不是公里数说了算的——心里觉得方便、踏实,就算多走几公里,也像在身边一样。九里山公墓在六环外,但它给人的感觉,更像市区边上一个“清净的后花园”,刚好装下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