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静园藏在海淀展览路附近的巷子里,从西二环拐进百万庄大街,穿过两排老槐树的浓荫就到了。门口没有华丽的招牌,只有块青石头刻着“西静园公墓”,倒是什么都没说,先让人想起“闹中取静”这个词。墙根的月季开得正好,粉的红的挤在一块儿,花瓣上沾着晨露,给庄重的门脸添了点温软的意思。

周边的环境像浸在老北京的烟火里。往西走五分钟是北京展览馆,灰蓝色的建筑顶着圆顶,偶尔有展览散场的人拿着海报路过,海报上的字被风掀起一角;往东是百万庄胡同,巷子里的卤煮店飘着酱香味,木桌上摆着缺了口的瓷碗,几个老人坐在门口的马扎上打扑克,牌摔在石桌上“啪”的一声,看见陌生人路过,抬头笑一笑,倒像认识多年的邻居。西静园的围墙外种了一圈梧桐树,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抱,夏天的叶子铺成绿伞,阳光漏下来变成碎金,落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把星星。旁边还有个街心公园,早上有阿姨跳广场舞,音乐是《最炫民族风》,却被梧桐树滤得软乎乎的;晚上有大叔拉二胡,《二泉映月》的调子绕着树影转,倒添了点温柔。

北京西静园周边环境怎么样墓碑还出售吗-1

关于墓碑出售的事,特意去管理处问了个清楚。工作人员是个戴眼镜的大姐,说话挺实在:“我们是市属公益性公墓,只服务北京户籍居民。现在剩的墓位主要是生态墓——树葬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以后树长大,就是活的纪念;花坛葬是和花籽混在一块儿,春天开成花,比墓碑更有生气。还有少量传统墓碑,在园区东边,挨着松树。”价格她也说了,生态墓几千块,传统墓碑一万出头,比经营性公墓便宜一半多。要带的手续得齐:身份证、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给已故的人买还得拿死亡证明。“先登记,按月放名额,一般等个把月就能选位置。”大姐又提醒:“现在不让烧纸,园区有祭祀台,放鲜花、水果、写封信都行,更干净。”

走的时候快傍晚了,夕阳把西静园的墙染成橘红色。门口有个姑娘捧着白菊,花瓣上滴着水,她低头理了理花束,身影融进园子里的树影。旁边胡同传来卖冰棍的吆喝:“老北京红豆冰棍——”,声音裹着槐花香飘过来。西静园像个“时间胶囊”,外面是跑着外卖车的西二环,里面是慢下来的青石板路,连风都轻得不敢吹乱墓碑上的名字。其实这样挺好——逝去的人没被推到郊外,而是留在了有卤煮香、有广场舞、有孩子笑的地方。想念他们的时候,骑个共享单车就到,蹲在墓前说说话,像他们还在身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