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说起身后事的安置,很多家庭会提到长青园骨灰林园——这座藏在东五环旁的陵园,不仅承载着逝者的安宁,也连系着生者的牵挂。但不少人第一次找过来时,总会问:“长青园到底在哪?”其实它的位置不算偏,只是需要找对那抹“藏在树影里的入口”。
说到具体地址,长青园的准确门牌号是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甲1号。要是用更直观的方式描述,它就在京通快速路的东侧沿线——往南看,离中国传媒大学的校门大约两公里;往北望,高碑店古家具街的红灯笼隐约能看见。平时走建国路往东,过了四惠桥再开几分钟,路边会出现一块蓝底白字的“长青园”路牌,顺着路牌转进旁边的小路,就能看见陵园的大门——那条小路两旁种着两排老国槐,夏天树叶密得能遮住阳光,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倒像是在给来者“引路”。
如果是坐公共交通过来,最省心的方式是乘公交。364路和475路都有“长青园站”,下车抬脚就是陵园入口;要是坐地铁,八通线到传媒大学站A口出来,要么打个起步价的车,要么转乘475路坐两站——公交站的站牌就立在传媒大学的门口,很好找。不少老人喜欢坐公交来,说“慢慢晃过来,正好平复心情”,毕竟对于生者来说,每一步都带着对逝者的想念。
自驾的话更灵活,尤其是要带些祭祀用品的时候。从京通快速路的“高碑店出口”出来,往东拐进半壁店路,沿着路走个几百米,就能看见陵园的白色铁门。门口的停车场不算大,但胜在清净,平时来的人不多,总能找到位置。有时候遇上第一次来的车主,值班室的师傅会出来帮忙指路:“往里面走,第三排松树旁边就是业务厅,办手续的地方有空调,别着急。”
其实很多人找到长青园后,都会说“比想象中更静”。这座陵园没有高大的碑楼,没有夸张的装饰,整个园区都埋在树林里——松树的绿、柏树的翠,还有春天开得满树的玉兰,把每一块墓碑都裹在绿意里。有时候能看见有人在树下摆一束菊花,或者蹲在碑前轻声说话,风把声音吹得很轻,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温柔。
说到底,长青园的地址不只是一串门牌号,它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连接点”。有人第一次来的时候找了半小时,有人跟着导航直接开到门口,但不管怎么来,只要走进那扇铁门,看见满院的树影,心里就会踏实——因为这里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家”的入口,藏着所有未说出口的想念,也守着所有关于“重逢”的期待。就像一位常来的阿姨说的:“找对了地址,就找着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