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找通惠陵园的人,大多会先翻手机地图,手指划着屏幕上的蓝点,却又忍不住抬头望——京郊的路有时候像织在一起的线,绕着绕着就怕走错。其实通惠陵园的位置说起来挺清楚,就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东头,紧挨着那条流了几百年的通惠河。
通惠河是元大都的漕运河,当年粮船沿着它开进北京,现在虽然没了船影,却成了京郊的绿丝带。陵园坐落在河的东岸,背靠着半壁店村的土坡,前面就是宽宽的河道,春天柳枝垂下来扫着水面,夏天有老人在河边钓鱼,秋天银杏叶落在河岸上,冬天偶尔会结层薄冰——它不像有些陵园藏在深山里,倒更像挨着邻居家的院子,透着股子熟悉的烟火气。要是从高碑店古家具一条街往东走,顺着河沿儿走15分钟,就能看见陵园的朱红门柱,牌子上“通惠陵园”四个字不扎眼,却像老熟人的名字,一瞅就认出来。
怎么去最方便?我帮你理了三种方式:公交的话,350路、411路、657路都到半壁店站,下车后往东北方向走,过个小路口,顺着写着“半壁店村东”的牌子走10分钟就到;自驾的话,走东五环从高碑店出口出来,上高碑店路往南,到半壁店村路口左转,跟着导航再走5分钟,园内有免费停车场;地铁的话,八通线高碑店站下车,从A口出来打个车,起步价就到,司机师傅都知道“通惠陵园”——毕竟这地方在朝阳东边算有名的。
其实通惠陵园不止是个地址,它还是朝阳区开得比较早的经营性陵园,二十多年了,服务过不少朝阳、通州的家庭。园内分了松柏区、玉兰区、菊花区,每个区都种着对应的树,春天玉兰开得满树白,秋天菊花绕着墓碑转,连风里都带着点清香气。门口的保安王师傅在这儿干了十年,见着面会主动问“找哪个区?我给你指”;旁边小超市的张阿姨卖了十几年鲜花,知道常来的人爱买白菊,总会挑最艳的那几支递过来;园内的小路铺得平平整整,老人拄着拐杖走也不滑,连台阶都做了防滑纹——这些细节,比地址更让人安心。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通惠陵园能让这么多人记住?不是因为它在多特别的地方,而是它就藏在烟火气里,挨着河,挨着村,挨着普通人的生活。你要是第一次去,别慌,就算导航偶尔飘一下,到了高碑店问一句“通惠陵园在哪儿?”,卖水果的大姐会指东边,修自行车的师傅会说“顺着河走”,连放学的小朋友都能给你指个大概——毕竟,这地方早成了京郊的一部分,像村口的老槐树,像巷口的早餐铺,不用刻意记,也不会忘。
最后想说,找通惠陵园的路,其实就是找牵挂的路。它不在遥远的地方,就在通惠河边上,半壁店村东头,等着每个想看望的人。顺着河走,顺着风走,顺着心里的念想走,总能到——毕竟,牵挂的方向,从来都不会错。